136小说网>>竞技 > 清明上河图全文阅读 > 第10章:第二章:恍若一梦【4】

配色:

字号:

第10章:第二章:恍若一梦【4】

男欢女爱,这事儿还是抓紧吧,茶商一定在这么想。“公子的画艺真是炉火纯青!今天请公子来,想请公子为我们全家作一幅全家福,可以就画听书的情景。不知公子可否应允。”
“晚生就献丑了。”
“如需要纸张、笔墨、颜料,拙女的闺中倒是有的。拙女喜欢涂鸦。”
“不必麻烦,晚生回去画,七天后送来。”又是个七天。未加思索就又是个七天。公子笑了,笑给自己。“大家只管听书。我也听。”
“拙女已经说过了,公子有着敏锐的目光,超凡的记忆。那我们就一同听书。今天请的可是名角色,叫袁正,可是东京汴梁专说五代故事的尹常卖的弟子啊!”
“哦。”公子打量说书人。就注意到一位老夫人正笑吟吟地大量他呢,安娘和珠珠现在很老实地站在她的身边,一人抱着她的一只胳膊。公子忽然感觉到了腼腆、拘谨,他知道今天在这里他是了被审视的对象。
“那么我们就听书吧。要听五代的那块儿,公子可点。”茶商拉公子前边就座。
“就让晚生坐在一侧吧,因为晚生还负有老先生的使命呢。”
“哦,哦。”茶商明白,公子总得在一旁观察啊。“那公子可随便,老夫就不外道了。都坐下吧。上回听的是澶渊之盟,今天咱们往回讲,好好地听一听当初燕云十六州的事。”茶商也不客气了,就做了大家的主。
公子挪了个凳,在侧边坐了下来。
说书人的眼睛忽然睁大,凛然的目光扫视了一圈,缓缓地站了起来,冷峻的声音:“做为大宋子民,不忘燕云十六州,理该如此!那么,今天在下就把这燕云十六州的往事道个明白。将那后晋的皇帝石敬塘是如何地甘愿做辽国儿皇帝的事,道个明白。却说这石敬塘,乃是后唐庄宗皇帝的手下大将,其人沉默寡言,但是可以百步穿杨!……”说书人的声音,震得你耳中嗡瓮的。那声音,会将一切的嘈杂覆盖了下去,让你在了往事的境界之中。首先,说书人自己就在了那往事的情境之中。那瞪视着的目光,就分明在看着那往事。
听罢了说书,茶商留公子叙谈了会儿,临别的时候将一包东西塞到公子手中:“令尊也是舞文弄墨的人,应该也是喜欢品茶的人,这点茶叶拿给他吧。想必他应该是喝不到这茶的,就是知县也不一定喝得到。告诉他,这就是龙团茶。这可不是我经销的,是南方的茶商送给老夫品尝的。令尊应该知道龙团茶是何物。是专门供应给皇上品味的茶!每年所产很有限。”
“还是老人家留着品尝吧。”
“拿着,老夫什么茶都能品味得到的。”
张押司看着那块龙团茶,惊讶:“老夫还有这口福!这可是跟金子一样珍贵的呀!孩儿的画,竟然能够换得来这龙团茶?”
几日后,父亲六十大寿,摆下了宴席。刘知县也来了。父亲拿出了那龙团茶待客。
刘知县啜了一小口,便惊叫:“老张头,哪里弄得好茶?一口啜去俺这身子骨都轻了,像是了神仙!”
老张头笑笑,说:“俺也不晓得,是我家端儿以画易得。”
“哦,我听说你家端儿画画得好。竟然能易得这等好茶。叫端儿过来,让我好好看看这孩儿。”
张家大公子就站在了知县的面前。
“一表人才了!一表人才了!”看得出来,知县真的是喜欢得不得了。
端儿感觉得到父亲和知县的融洽关系,看知县高兴,他也高兴。
可是,第二天知县就带了女儿凤娘来张家走动了。父亲六十大寿,知县给了三天的假。“老家伙,你有了好茶,可别独享!”知县对他的押司说。“凤娘,你端哥的画可是厉害着呢,你可去看他作画。”知县温厚地向张家公子笑。
那长辈的温厚的笑忽然给了张家公子以不祥的感觉。知县竟然带了自家的千金来做客。还直接就交给了人家的公子。这可是非同寻常的举动。但是,公子回应以温厚的笑,领凤娘去了画室。其实就是他的书房。以画闻名,就应该叫画室了。知县来之前,他正在画室画常家的全家福呢。但是听到外边的寒暄,知道是知县来了,处于礼貌,他过了去。没想到,引来了个凤娘。
一进了画室,凤娘的眼睛就不够用了,到处都是纸张,不是字儿就是画,当然,更多的是画,或远山横亘,或村庄铺展,或住户人家,或小桥流水,或店铺兴隆,间或人物,凤娘吃惊得张大了嘴,不时发出赞叹:嚯、哇、啊、呀……后来冒出了一句:“张哥怎么没有画县衙?”
是啊,怎么没有画县衙门?虽然父亲在那里做着押司,他很少去那里。小的时候倒是常去,听衙门里的学正讲课。现在不去了。偶尔去州府,听那里的学正讲课。这东武县城,也是密州州府所在地。不光是没画县衙,州府也没画过。竟然从没画过县衙、州府。在我张择端眼中官府就不是了景致?为什么就没有想过画他们呢?
“你的画比字好。你的字也要比我的好上一千倍!”
“那你说我这字是什么体?”
“柳公权的体。”
凤娘的率真也叫张公子不再拘谨,说:“你随便看,我画画。”
“你画,我看。”
哦,人家要看着你画。张公子当时就没了画的兴致。说实话,这凤娘虽然胖,人可不丑。白皙得都要透明了。那鼻翼就是透明的!“你喜欢什么?我给你画幅画吧。”公子说。
“真的?太谢谢你了!太谢谢你了!”凤娘喜得不得了。而后沉思,而后说:“我喜欢燕子,就给我画小燕子吧。我家屋檐下就有一窝小燕子。”
“好,好,就画小燕子。”虽然并不是画给意中人,也得稍微用一点心思。公子稍微想了想,就开始画。一个燕子窝,里边露出一排的小脑袋,真的是嗷嗷待哺啊,那一张张嘴张的啊,简直要把天吞了去,那个大啊。
凤娘还心思呢:怎么,这就完了?连一只有着完整身子的燕子都没画呀,就画了一个燕子窝,没有大燕子在家的窝!
公子知道凤娘在疑惑,突然在窝前添了一只大燕子,它扇动着翅膀,口中叼着条小虫,那小虫可是还活的呢,扭动着,大燕子来喂它的小燕子了!整个画面立即一派鲜活。
“呀!”凤娘轻轻地惊叹。
凤娘拿了画去给父亲看,知县连连叫好,完了就看看张家公子,看看自己的女儿,就还点头。
隔日晚上,知县派了人来,请张押司及张公子到府上饮酒。公子向父亲说:“孩儿应允茶商常二虎的画还没有赶出来,孩儿不想失期。如果饮了酒,不光是这夜作不了画,明日也是头脑混沌。”
父亲当然也不愿意对茶商失期,说:“父亲感觉得出,刘知县很希望孩儿去。”父亲独自去了。
其实公子虽然并不喜欢酒,但也不至于如其所说。心中有了安娘,他不想去招惹那个凤娘,虽然,也是一个挺可爱的胖丫头。七天的时间作那幅听书图,对于他,时间是充裕的。在这充裕的时间里他要一丝不苟。他要把情景定格在说书人讲到的某一个情节甚至就某一句话,哦,就石敬塘向着契丹皇帝说:“儿臣拜见父皇。”说书人手指前指分明在戳着儿皇帝的脊梁;茶商愤怒;安娘愤怒中带着鄙夷,珠珠瞪着大大的眼睛,有的是不解;老夫人嘴角显现着轻蔑的笑。画着,画着,他就想到了澶渊之盟,想到了大宋的真宗皇帝。他喟然长叹。燕云十六州,大宋子民的隐痛。始作俑者,石敬塘。然,我大宋当收复之!
时至午夜,父亲竟然还没有归来。喝得高兴?要通宵达旦?公子步出画室,仰望星河灿烂。他识别出了那两颗星:牛郎星与织女星。他们隔银河相望。我与安娘可七天一会,而牛郎与他的织女却要隔上一年才能相会!我是多么地幸运!正是暮春时节,一切都蓬勃着,那牛郎,那织女,他们的思念一定也蓬勃着!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为人狠毒,逼他干很多的活。嫂子给他九头牛,让他出去放牧,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中,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牛郎赶着牛群翻山越岭,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老牛病得厉害,他给老牛割来一捆捆最鲜嫩的草喂给老牛。三天后老牛有了精神,才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那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白天为老牛采集花蕊中的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一个多月后老牛的腿能走路了,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嫂子仍然将牛郎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竟赶牛郎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在河中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结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织女就留在了凡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牛郎上天无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寻找织女。就在牛郎找到了织女并狂喜地奔向她的时候,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相对流泪。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恩准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可以在鹊桥相会。公子的耳畔如同有歌女的歌声:“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朝中名士秦观所写下的这首《鹊桥会》的词,传遍了大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能不朝朝暮暮!
天大亮的时候,父亲才回来,回来吃的早饭。知县当然会留他吃早饭,但是醒酒的父亲会感到难为情,哪里会在人家吃早饭呢。那小酒看来是喝得不错,也不知道都能唠些啥。至于后来,父亲会头一垂,就响起了鼾声。公子就见过父亲这情形。吃完了早饭,父亲就钻进了儿子的画室。
“端儿,刘知县可是很欣赏你的呀。”
“哦。”儿子的心提拉着,担心着下文。
“他的闺女你也看到了,他想让你做他的女婿。父亲倒也不是想巴结刘知县,只是觉得这个人品行还可,当然也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端儿的心绪当即便茫然了。“也许,还会有媒人来。”他说。
父亲瞪大了眼睛:“莫非,端儿已有了意中人?”
端儿没有回答父亲的问话,而是果断地问父亲:“父亲,可否回绝这门婚事?”
父亲发了会儿呆,说:“刚刚依允,便要回绝,这会很让刘知县没面子的!”
而且,父亲今后和刘知县在一起共事很尴尬。但是,父亲知道儿子的品行,相信着儿子的眼光,所以并没有对儿子声色俱厉强迫接纳。
“端儿,告诉父亲谁家的女儿被你看好?”
“茶商。”
“哦。”张押司立即就想到了那龙团茶。他虽然没有见过茶商的女儿,可是他相信儿子的眼光。“端儿,早些告诉父亲多好。”他很为难地说。
端儿不知道再对父亲说什么。
父亲不知道再对儿子说什么。后来他叹了口气,离开了儿子的画室。
而后儿子深刻着父亲的为难。
给茶商送画的那天,茶商在府邸。安娘告诉公子:“父亲本来要出门的,为了等你的画,就推辞了行程!”茶商满脸是喜悦,望向张家公子的目光,透露出来的全都是爱意。可是张家公子的心中沉甸甸的。前辈,赶紧行动吧。赶紧派出你的媒人吧。
茶商将张家公子领进了书房,说:“孩子,你应该能感觉出来,安娘很喜欢你,我也很看中你。我也看得出来,你也是喜欢安娘的。等老夫此次出外归来,将托付媒人前往你家。”
张家公子眉头紧蹩。
茶商的心就提了起来,说:“莫非公子没有看中我家安娘?”
张家公子摇头,很艰难地说:“刘知县已经抢先跟家父计议我和他女儿的婚事,父亲由于不知道我和安娘的事便应允了。我已经告诉父亲,前辈将派媒人前往我家。现在父亲很为难。我已经决定离开东武,前往京都,一方面看看外边的天地,一方面可寻找机会博取功名。”
茶商显得很忧伤,忧伤地叹了口气。
“我如能立足,当迎娶安娘。”
“你是个有骨气的孩子,能不能迎娶我家安娘,就看安娘的造化了。”
张家公子立即想立下誓言,可是话到嘴边咽了回去。世事难料。何况你张家公子功成名就究竟是在哪一日呢?你像苏东坡他爹似的,虽然满腹经纶就是不中,你还要让人家的小姐等白了头?惟有及早博取功名。张择端,能不能迎娶常家小姐,就看你的造化了!





Copyright © 2012 136小说网
第10章:第二章:恍若一梦【4】是最新章节,小说《清明上河图》版权为原作者北极苍狼所有,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清明上河图,支持正版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