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小说网>>竞技 > 清明上河图全文阅读 > 第13章:第三章:双喜临头【2】

配色:

字号:

第13章:第三章:双喜临头【2】

常二虎是在酒楼应酬的时候,听到楼下吆喝:“小报啊,小报啊,咱们东武出人才啦!大人才啊!了不得的人才啊!皇上一下子就封了个画院待诏啊!”画院待诏?东武的人?能是谁?常二虎拍案叫道:“来人啊!”跑堂的就进了来。常二虎吩咐:“去将那小报买来一份。”常二虎没当时给钱的意思,跑堂的就明白是要一块算。小报的钱呢,酒楼先垫上。片刻,小报拿来了,到了常二虎的手中。看去,大吃一惊,醒目的题目是:画从天降,山东东武张择端被封皇宫画院待诏!那跑堂的正要走,茶商唤住了他:“再买五份来!”除了茶商,这席上还有五位,显然,茶商是要每人一份。“今天的这席,我请啦!”茶商说。

有的就问了:“这张择端和你老常有什么瓜葛吗?看把你高兴的!”

“瓜葛嘛,是有的。总是咱东武人嘛。”

有的就摇头,说:“不会那么简单吧?”

茶商诡异地笑,一边看着小报,一边说:“当然不会那么简单,当然不会那么简单的。”

旁的人就凑到茶商的身后跟着看那小报。这当口,另五份小报也送上来了。就每人手中一份,各自去看。

小报用的是说书的口吻,将皇上如何巡幸大相国寺,如何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天空飘下画卷,皇上如何惊呼:“天赐其人!”张择端如何现身,皇上如何当时便赐封皇宫画院待诏,讲述得活灵活现。你看着的时候,你的耳畔仿佛就有一个说书人的声音。讲罢,还赋了一首赞诗。赞罢,还特别强调,此事已见皇宫《朝报》。《朝报》是门下省编辑的报纸,定期发往各级官员,当然,是权威的了。小报所载,皆为传闻。虽难免有讹误,但是总要有些影子的。虽然也登载有里巷杂闻,但是,更关注的是朝廷中事。某人升迁,某人遭贬黜,皇帝行踪,自然是小报的热点。一说起小报来,人们总要津津乐道这样一件事来:毕渐为状元,赵谂第二。京城的书贩急于印刷小报,出现了疏忽,渐字少了三点水,结果满街卖的小报是:状元毕斩第二人赵谂!你说那赵谂本人还有他们的亲人看着那小报得多败兴!而且那个赵谂还真不争气,后来还真的犯了事,让朝廷给斩了!

“常兄和这个张择端一定有着特殊关联,不然不会如此上心的。”

“忘年交。忘年交。”茶商说。茶商多想说:“这是俺的女婿啊!”他已经没了心思应酬,只想着如何尽快回去,将这个消息带给宝贝闺女安娘,带给夫人,而后要思量如何处置。

回到府邸,看到说书人袁正来了,而且看到夫人的手中捏着份那小报。见茶商回了来,袁正连忙起身,抱拳说:“道喜!道喜!”

那次来说石敬塘,让张家公子画常家的全家福,送走了张家公子,茶商留袁正说了会儿闲话,将要和张家结为姻亲的想法告诉了袁正,还征求说书人对张家公子的印象呢。当时袁正就连连说:“气宇轩昂,气宇轩昂!日后必非同凡响之人!”茶商是喜欢听书的,有时候烦闷了,就会让下人出去探听袁正在哪家酒楼或哪家茶楼说书呢,而后就去。或者,就将人请了来。其实,更喜欢去酒楼或者茶楼听,有气氛。占了一张桌子,要两道小菜,要壶酒,就有了一段儿幸福时光。一来二去,就和袁正熟了,成为了朋友。

“张公子这段传奇,我得在东武说上他一阵子。真的是一段好故事啊!”

茶商看着安娘,叹了口气。

说书人知道茶商何以叹气。看茶商的神情,他猜想,茶商已经知道张公子的消息了。怎么可能不知道呢?这事儿马上就是东武人的热门话题。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扫了扫夫人和小姐安娘。

夫人就起身带了安娘离开,走时将小报给了茶商。

“知县也惦记着张公子呢。其实我早就听到些消息。但是我看啊,那张公子可不像是没主意的人,恐怕也不是谁想咋的就能咋的的人。其实张公子只身闯京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可是,张公子京都获奇遇,成为了皇宫画院待诏,我看啊,知县有点儿狗急跳墙了!”

茶商被狗急跳墙这一个词逗得乐了。

“我来,可不光是送这小报,还另有消息告诉常兄。可是我前些日子遇见知县的管家尤三,同行的是一辆马车,不知道里边坐着什么人。问他到哪去?他说,出趟门,去汴梁。当时我也并没有多想。现在,我怀疑车中是知县的千金!那么,到汴梁干什么去?现在,叫我不能不想到张公子!”

茶商的头嗡地一声。“可是张公子看好的是我家安娘!”他干涩地说。

“可是如果那个张押司和知县默契着呢?”

“那也得看张公子的意思。特别是现在!”

“可是你总不能傻等吧?”

“是的,我是不能傻等了。今晚,我去张押司家,我要弄明白这老家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说书人摇头。

“那袁先生什么见教?”

“既然张公子和安娘两情相悦,何不把事情做得简单些,直接送安娘到京城,让她和张公子相会!”

茶商摇头:“这事如果传了出去……”

说书人一笑:“这事搁在普通人身上,是丑事;搁在皇宫画院待诏的身上嘛,恐怕就是了一段佳话!”说书人在茶商面前溜达着,瘦削而颀长的身材,像个大虾米似的,佝偻着,为了增强肯定的语气,说吧,还很郑重地向着坐在座位的茶商点头,说完话向你点头,唇角向后使劲地勒着。先前看他颇有些仙风道骨的风韵,而现在你看他,俗得很呢!其实,体现出的是对朋友的热心。

“可是,我还是要去一趟张府。”

白日押司多半是在衙门的,茶商当然不能够去衙门那里。撞见知县都是个尴尬。夜晚茶商出现在押司面前的时候,押司笑笑。说:“老常,我家正道说,你会派媒人来的,可是媒人没来,你跑来做什么?”在这东武,有规模的茶庄可是只有老常开的这一家,所以,体面着的人喝着老常倒腾来的茶,熟悉着老常其人。特别是,知县也还曾经托付押司到茶庄让老常给弄点儿上品。上品倒是上品了,可是老常可没给那龙团茶。也许是担心知县脸一翻,治你个私倒贡茶的罪!还要株连旁人!押司将茶商带到了儿子的画室。

看着满室的书画作品,茶商暗自惊叹:如此之人,要不名于世,老天也真是瞎了眼睛!安娘真是吉星高照,撞见了这人;我常某也算是有眼力的人了,一见其人,还真就看上了。“如果小女得于贵公子婚配,常某会觉得很荣幸。”茶商说。

“可是,张某为难的是偏偏杀出来个刘知县!偏偏就抢先了几日!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尊重儿子的选择。我如此说,你当明白我的意思。”

“可是如果知县送女儿到汴梁于贵公子完婚呢?”

押司一愣。

茶商就相信如果确如袁正所言,押司是不知道的。茶商就告诉押司,有人撞见知县的管家带着知县的女儿去汴梁的事。

“这个老东西!他是要暗渡陈仓啊!”押司生气。

“他暗渡陈仓,你就不能来他个明修栈道?”

“怎么讲?”

“你致信与公子,言明同意和我家女儿婚事,我即派人带书信和我家安娘赶往汴梁,与贵公子完婚!”

押司咬咬牙,说:“也只好如此了!”

说书人被找到了茶商的府邸,茶商直截了当地说:“袁兄可否愿意到京城走一趟?顺便儿也可探望一下师傅。”

袁正一笑,说:“怎么个走法?”其实他知道是个怎么走法。

“带着安娘和珠珠。你可以长辈的身份,代表常家在京城主办安娘和张公子的婚事。一切的开支,我给你们带得足足的!当然,包括了购房、购家什的款项。还有两个保镖的,护送着你们。一路行程,以及京城事,悉听袁先生安排。”

说书人点着头,嘴角往后勒着,盯着茶商,心中嘀咕:押司那儿你应该去了吧?

茶商知道说书人的心思,一笑,自怀中拿出了押司的信,给了袁正。

说书人看罢信函,大嘴裂开了,晃动着信函说:“这可是尚方宝剑啊!”

袁正一行出了东武城,后面一匹快马追来,是茶商。袁正哈哈大笑,说:“我就觉得你也可以去的,你有什么见不得人,有押司的信函在!”

“是呀,是呀。”茶商说。




Copyright © 2012 136小说网
第13章:第三章:双喜临头【2】是最新章节,小说《清明上河图》版权为原作者北极苍狼所有,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清明上河图,支持正版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