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小说网>>都市 > 如何让生意来找你全文阅读 > 第9章:不战而屈人之兵

配色:

字号:

第9章: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有记者问“为什么长江实业只购入汇丰银行所持有的普通股,而不再购入其优先股”时,李嘉诚答道:“以资产的角度看,和黄的确是一间极具发展潜力的公司,其地产部分和本公司的业务完全一致。我们认为和黄的远景非常好,由于优先股只享有利息,而公司盈亏与其无关,又没有投票权,因此我们没有考虑。”

就在第二天,恒生指数就已飚升到25.69点,成交额突破4亿元。可见,李嘉诚在股民心中已站稳了脚跟。截止1980年年底,长实已持有39.6%的和黄股权,这家老牌英资财团已逐渐被李嘉诚收入囊中。

1981年初,经董事会决意,李嘉诚正式被选为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同时也意味着和黄集团正式成为了长实家族中的一员。

同年,李嘉诚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香港的超人”。自此,“李超人”也成了李嘉诚的昵称。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面对铺天盖地的喝彩声,李嘉诚显得很平静。他知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的道理。仔细阅读历代皇朝历史,凡开国之主哪位不是雄才大略,但这份基业到底能守多久,值得人们去深思。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记黄埔前大班祈德尊与李嘉诚在收购方面相比,可以说毫不逊色,但前者最终因资产庞大、管理欠佳而痛失江山。

俗语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面对一个比自己大几倍甚至多倍的巨人,我们是选择退缩,还是前进?对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他会权衡利弊,主动出击。

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上策。”李嘉诚靠“以和为贵”、“以退为进”、“以让为盈”等策略,取得了继九龙仓之役后的又一胜利,为下一步的收购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控港灯

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如果你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敌意,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

——李嘉诚

成功收购和黄后,“李超人”便成了香港商界的宠儿。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人们关注。有媒体透露,1981~1982年间,长实、置地、佳宁等大集团都瞄准了港灯。

港灯是香港电灯有限公司的简称,这家英资洋行成立于19世纪末期。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港灯一直是一家独立的公众持股公司。当时,香港政府出台了一项新的用电制度:单位时间内用电量越多电费越便宜。这无疑给港灯集团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港灯收入相对稳定,还常年盈利,更难得的是,港灯旧址上可以兴建地产物业。对于香港各大财团来说,港灯好比是美味中的佳肴,大家都是虎视眈眈、垂涎欲滴。

这时,终于有人顶不住了。1982年4月,在海外投资回报不佳的怡和下属的地产公司——置地,卷土重来,以6.3~6.35元/股不等的价位比市价高出1元收购了港灯2.22亿股,接着,为避免触发全面收购,置地又以9.4元/股的价格买入了1200万股港灯认股证,占认股证总发行量的20%。自此,置地成功地完成了对港灯的收购。

虽然置地公司这几年的业绩不是很好,但毕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为了证明自己,置地继续大肆扩张,先是吞并了电话公司,而后又以天价——47.5亿港元投得中环“交易广场”的工程权。

也许,是为间接报当年地铁竞标的一剑之仇,置地此举是专门做给李嘉诚看的。但意气用事的置地好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为了凑集巨额资金,它倾家荡产,不惜向大财团高利贷款,仅负债就达160亿港元。此时的李嘉诚就好像是一位长者,他不慌不忙,静观其变,并没有与置地展开正面交锋。

据传,就香港回归一事,撒切尔夫人与邓小平在北京谈判时摔了跟头。随之,香港出现又一次移民热潮,大批港人携款外迁。受欧美日本经济低迷的影响,香港地产大幅下落,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这时的置地犹如笼中巨兽,欲罢不能,单是一年的贷款利息就可建造一处楼群。

1983年,置地年度财政亏损高达13亿港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作为“母亲”的怡和集团,财政年度盈利额也暴跌了80%。

恨铁不成钢,怡和大股东凯撒克家族为惩罚置地这个不争气的“儿子”,1984年,凯撒克家族随即宣布置地公司董事会主席纽璧坚退出怡和集团。

昔日曾是呼风唤雨、地位显赫的纽璧坚,现在突然离去,心里难免有些感伤。微风拂面,美丽而熟悉的维多利亚港湾潮起潮涌。纽璧坚感叹道“I love Hong Kong,I love Hong Kong forever.”我热爱香港,我永远热爱香港。

这里需要为纽璧坚说句公道话,置地的灾难也并非他一人之过,如果没有凯撒克家族的默许,也不会有今天的后果。

“国”不可一日无主,纽璧坚下来了,人们开始关注置地新的主人。这时,身为家族嫡系的西门?凯撒克接过怡和置地的管理大权。凯撒克出生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一直在怡和海外子公司任职,1982年调回香港。40多岁的凯撒克正值壮年,以他的履历来管理怡和置地,人们普遍抱乐观态度。

刚一上台的凯撒克便雷厉风行,对置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虽初见成效,但欠债太多。无奈,在汇丰银行的穷追不舍下,凯撒克不得不忍痛割爱——出售港灯以减缓经济危机。

从纽璧坚下台到凯撒克主政,李嘉诚一直密切关注着置地的人事变动。早在纽璧坚时期,李嘉诚就与置地的马世民颇有深交。马世民曾多次劝李嘉诚收购港灯,但他认为时机未到,置地终有一天会拱手相让的。

凯撒克很清楚,早在纽璧坚主政时,李嘉诚就有收购港灯的计划,但一直悬而未决。以李嘉诚的财力和为人,凯撒克打心眼里是很敬佩的。所以,在出售港灯一事上,李嘉诚成了凯撒克的首选人物。

但令凯撒克纳闷儿的是,李嘉诚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主动就此事与自己接触,这让凯撒克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道李嘉诚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盘。李嘉诚是怎么想的他已管不了那么多了,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置地公司的累累负债问题。

1985年新年刚过,凯撒克实在坐不住了,他亲自派谴专员到长实会见李嘉诚,商讨就港灯股权转让一事。因为双方都心有诚悦,所以谈判进行得比较顺利。

第二天,长实以每股6.4元的折让价,共计29亿港元从置地手中收购了34.6%的港灯股权。就在收购的前一天,每股还是7.4元,晚一天的时间,李嘉诚就为长实省下了4.5亿港元,其高明之处可见一斑。

长实成功收购港灯后,李嘉诚就任命刚加入和黄不久的马世民担任港灯董事局主席。

港灯一役中,李嘉诚用了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计”。他不动声色,不显山、不露水,最终迫使凯撒克主动找上门来。既没强行收购之意,又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

出于公司的前途考虑,每个老板都会想方设法地收购或兼并一些公司。对李嘉诚来说,也不例外。但他奉行的原则是和声细雨,以退为进。所有事情,尽可能在谈判桌上解决。如果对方不满意,也绝不强人所难。所有收购都是建立在双方利益共赢的基础上,成则是伙伴,不成还是朋友。

人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大家的夸奖。”李嘉诚正是秉承着这样一种理念,才使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收购泰富——一箭双雕

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

——李嘉诚

早在清末民初,香港中资就有著名的老牌四大天王。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香港的中资公司在资本主义的土壤中茁壮成长,逐渐适应了香港的市场经济体制。

20世纪70年代末,伴着改革的春风,香港的中资上市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特别是90年代,新生代的中资派显示出勃勃生机,比起老牌的四大天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中信泰富和首长国际,在四大天王中分列第一和第三位。

1979年,时任中国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的荣毅仁,请李嘉诚出任中信香港分公司董事。

被陈毅称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膝下唯有一子,叫荣智健。荣智健,1942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1965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电工程系。先后在吉林、四川、北京等地从事电力研究工作。

70年代末,荣智健赴港创立了爱卡电子厂,专门生产集成电路和电子产品。荣智健继承了荣氏家族的经商基因,三十多岁便在香港商界颇有声望。

1986年,刚加入中信不久的荣智健就晋升为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但意气风发的荣智健并不想无功受禄,他想凭自己的实力,在香港创造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另外,他对香港中信复杂多变的人事关系感觉稍有不适,这也是荣公子打算自己创业的一个原因。

在别人看来,荣公子可以完全凭借父亲的影响,在中信下面另立门户,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全资公司。但心高气傲的荣智健没有这么想,他决定要到变幻莫测的股市去看看。也许只有上市公司才是他大显身手的绝佳舞台。

李嘉诚自到中信以来,常与荣智健心有灵犀,二人私交甚密。现在荣公子有心要施展拳脚,作为前辈的李嘉诚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了,他拿出了当初扶植自己儿子的劲头去帮助荣智健。

股市里有一个名词叫借壳上市,大意是说,一家公司若想上市,至少需要5年的经营,方可办理交易上市手续。为了尽快达到上市目的,只有通过收购一些资产和营业额较少的小公司,被收购的小公司就称为“壳”,然后借这个壳上市。

中信公司无论从资历,还是从经营时间都很难达到上市公司的条件。借壳上市,收购一些不景气或资金不足的小公司才是重中之重。对于此事,李嘉诚与荣智健的意见不谋而合。

接下来,就是找合适的“壳”了,李嘉诚和荣智健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分析、研究,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了泰富身上。泰富最初为证券王子冯景禧所有,后经辗转,于80年代末期归于毛纺巨子曹光彪旗下,曹氏控制了泰富50.7%的股权。

曹氏主要经营的项目是港龙航空运输。当时,他正与太古洋行的国泰进行对垒。结果曹氏不敌对手,元气大伤。为脱离危险,曹氏不得不出售泰富的股权。

近况经营不佳的泰富,李嘉诚早有所闻。他立即派遣负责中信收购代表的高参杜辉廉,以百富勤主席的名义按1.2元/股的价格收购曹氏的泰富股份。并以同样的价格收购了其他小股东手中的股权。

李嘉诚和荣智健都曾做过港龙航空的股东,双方都坦诚布公,认真讨论。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市价仅为7.25亿港元的泰富公司,中信以换股和物业作价为主进行收购,并没有支付现金。

1991年,泰富经过新的改组、扩股后,中信占得49%的股权,李嘉诚占5%。经中信收购后的泰富正式更名为中信泰富,由荣智健任董事长。

李嘉诚虽得小份股权,但这件事完全由他一手促成。可见他志在帮人,而不是获利。

利用借壳上市成功收购泰富后,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李嘉诚和荣智健的收购信心。于是,他们开始实施第二个计划——收购恒昌行。

恒昌行创立于1946年,业绩辉煌,名满天下,有“华资第一行”的美誉。现在的恒昌集团资产达82.73亿港元,以何善衡占30%、粱球琚占25%、何添占15%为首,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别人根本无法憾动。

现任恒昌行董事长何善衡,曾是恒昌的创立者之一。他虽然殚精竭力,但岁月不饶人,自己的子孙对这份家业更是无欲无求,所以他打算出售自己持有的恒昌股。

消息一出,香港商界一片哗然,无人不想得到这快“肥肉”。

1991年5月,以郑裕彤家族的周大福公司牵头,联手林氏家族、徐氏家族及各路商界豪强成立了备贻公司,并公开宣布,将以每股25.4港元的价格收购恒昌行。共涉及资金56亿港元。

此时,李嘉诚与荣智健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活动。但他们并没有向外界透露任何收购的消息。

据传,备贻公司的三大股东郑、林、徐决定收购恒昌后,将其“肢解”。具体分法是:郑氏得恒昌物业,林氏得恒昌汽车,徐氏恒昌粮油。

消息一出,恒昌大股东对拆分的做法大为不满,随即中止与备贻的谈判。真可谓出师不利。

备贻失败的同时,以荣智健、李嘉诚领衔的中泰新财团立即站了出来,新的中泰公司的主要股东分别是:荣智健的中泰和他个人的股份共占41%,李嘉诚占19%,倒戈中泰的郑裕彤占18%,百富勤占8%,郭鹤年占7%。

1991年8月,中泰公司正式公布,以每股33.6元的价格收购恒昌,涉及资金共计69.4亿港元,比备贻高出13.4亿港元。随后,双方正式签署协议。以荣智健、李嘉诚为首的中泰集团,完成了香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购行动,中泰遂成为香港股市的一大巨人。第二年,恒昌行的市值膨胀到87亿港元。

1992年初,荣智健以25亿港元并配售11.68亿的新股,收购了恒昌其余64%的股权,其中,李嘉诚持有的恒昌19%的股权也尽归荣智健所有。业界对荣公子的这一做法颇有微词,甚至有人说他与李嘉诚早有预谋。

恒昌收购战,表面上是李嘉诚与荣智健联手,实则是李嘉诚帮助荣公子。他不仅博得了名声,还得到了2.3亿港元的售股盈利,又是个一箭双雕之策。

成立首长国际

审时度势大胆决策是成功企业家的必备素质,在危急关头,应禁忌那种当断不断犹豫不决的决策心态。

——李嘉诚

自李嘉诚帮助荣智健成功收购泰富后,一大批内地企业纷纷向他抛出媚眼,都想借助李嘉诚在香港的影响力借壳上市,组建更多的合作项目。

在众多内地企业中,首钢首先被李嘉诚一眼相中。首钢是首都钢铁企业总公司的简称,它与鞍钢、武钢、宝钢合称为中国四大钢铁生产基地。首钢涉及的项目有重型加工、汽车工业、建筑航运、电子金融等行业。在国内外拥有200多家联营企业和合作伙伴。

那么,李嘉诚为什么会选择首钢作为合作伙伴呢?

香港有一家名叫东荣钢铁的上市公司,每年要进口大量钢铁来满足香港市场的需求。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是联合系集团的李明治。李明治在香港股市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不可一世,人们习惯把他称为“魔术师”。他经常将上市公司玩弄于股掌之间,来回倒腾,自己获利无数,但那些小股民可惨了,随着他像地震一样到处颠簸。

据说,李明治变“魔术”时,曾多次涉嫌触犯过证券条例。各大证券监督机构对他展开了全面调查,若事实确凿,李明治将受到严厉处罚。被形势所迫,他不得不将其所控的东荣钢铁股份出售。

首钢入港正好添平了东荣的进口钢铁。一来,它可消化首钢的钢铁;二来,可将部分钢铁拓展到海外。两者不谋而合。

1992年,双方在北京达成共识。首钢、长实、怡东三家联手,以每股9.28元,共涉资2.34亿港元收购了东荣钢铁72%的股权。首钢与长实各占51%和21%,怡东占3%。

东荣虽然是一只小小的空壳,但对借壳上市的人来说是价值连城,并完全有可能将其扩展成一个大型的中资企业。

李明治为确保万无一失,不给证监会留下一点蛛丝马迹,1993年,他将旗下上市的三泰实业67.8%的股权,以每股1.69元售与首钢、长实和怡东。其中首钢占46%,长实占19%,怡东占2.7%。

李明治的肆意抛售,也促成了首钢和长实的第二次合作。

1993年5月,东荣钢铁从长实、怡东购得三泰的股权后,正式更名为首长国际,首钢、长实、怡东三家为其最大股东。三泰实业则挂在首长国际旗下。随后,首长国际先后收购了开达投资、海成集团和宝佳集团。特别是宝佳集团,首长国际共涉及资金11亿港元,创下了首长国际收购金额的历史之最。

从收购东荣一直到宝佳,首长国际成功完成了5次大规模的收购。同时,它在香港的地位也进一步得到稳固。接下来,首长国际把投资项目转向了广阔的内地市场。

自90年代初中信泰富成功在香港借壳上市后,招股上市曾风靡一时。红筹股成为股民们心中的新生宠儿。据1995年香港证券界中资上市公司排行榜显示:中泰以474.7亿港元遥遥领先,粤海投资以89.4亿港元紧随其后,首长国际则以63.6亿港元排名第三。

中资公司在香港股市的迅速崛起,引起英资财团的不安,认为这是鸠占鹊巢,夺他们的饭碗。对此,国务院驻港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所有本地资金或外来资金在特区都将平等竞争,中资公司将在恪守香港法律的情况下参与其中。

与首钢合作,是李嘉诚继帮助中泰上市之后的又一杰作。这与他科学的决策观有密切关系。李嘉诚认为,科学决策是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当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要求,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公司的一把手,要时刻保持冷静,采取不同建议,总结他人经验,最终才能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

怎么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呢?

首先,要学会运用系统论。合理利用系统论是现代商业决策人的必备素质。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合理布置。强调系统内外各层次、各要素、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子系统间的平衡配套,并始终坚持子系统服务于整体的大局。

其次,要学会运用信息论。及时掌握有效的信息是决策者必备的条件。有了信息后,才能从中总结、对比、提炼、选择出那些有用的资料。得到的信息量越多,决策者的成功性就越大。另外,决策者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信息的过时和阻塞现象,加工汇总时更要细致、稳健、准确。

最后,对决策事件本身。因受环境和主、客观等因素影响,对决策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决策的可行性,又不至于冒太大风险。由于不同的决策者在信息资料、个人性格、时间费用等环节上的差别,不能对决策者提出过高的目标,只要能做到比较合理或尽量满意就可以了。

李嘉诚指出,现代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决策者,而一个成功的决策者应该有快速、高效的思维和行动能力。作为当今企业的老板,除了睿智和头脑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得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在关键时刻,应禁忌那种当断不断犹豫不决的决策心态。

另外,决策者并非狭义上的企业领导人,它是一个集体概念。作为一个成功的决策者,他的修养、品行、为人处事会直接影响到决策的成败。如果自己是一个处处关心下属、作风优良的决策者,那么每个下属必会踊跃献计献策,发挥力量。这也是决策成功的重要因素。

股市的三种收购风格

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李嘉诚

人们常说,这个人怎么有个性,那个人怎么有特色。同样,经商也要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不知道这一点,就会步他人后尘。李嘉诚在商海闯荡几十年,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在他参与的收购战中有既有失利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喜悦。不管怎样,“李超人”始终保持着他独到的见解和鲜明的个性。

在香港股市,有三个人的收购风格可谓与众不同,独树一帜。他们分别是:包玉刚、刘蛮雄和李嘉诚。下面逐一分析这三个人的做事风格。

包玉刚的收购方式,是典型的财大气粗型。就凭硬件击败对手,他对“敌人”毫不留情。他打的每一战都很重视速度,往往先靠打快攻让敌人来不及防备,最终轻松获胜。

有人说,包船王像三国时的吕奉先,有勇而无谋。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有些收购战,必须得速战速决,稍有迟缓,就可能一败涂地。若与对手打持久战,不论精力还是时间对包氏来说都不很充足。因此,包氏的收购都显得场面宏大、惊心动魄,同时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昂贵。九龙仓之战就是最典型的战例。

再看刘蛮雄,他是个海归派,经受过不少欧美商业基因的同化,尤其是他的华尔街式商业法则,带有西方殖民主义式的血腥风格。

刘氏的收购方式,往往是先瞄准目标,并不轻意出击。他的目标经常会是一些经营下滑、内部矛盾、控股不牢的公司,等一切后续工作准备充足了,他会突然袭击,夺取最后胜利。如果收购成功,就控得了该公司的股权,如若不然,就迫使对方高价赎回自己所控的股权。

所以,刘氏即使收购失败,也会获得丰厚的利益。他每次成功收购一家公司后,都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组、分拆和集资,搞得小股民们个个头晕眼花,不知所措。

刘蛮雄先前是开办电扇厂的小老板,短短几年内,他的资产便达到100多亿港元,很快便在香港商界站稳了脚跟。他收购公司的手段往往很无理,甚至有些残忍,纯属“恶意”收购行为。

但是,客观来讲,刘氏对香港的证券业还算是个有功之人。正是依靠他最先引进的华尔街的先进技术方法,才使得香港股市的运营可与华尔街相媲美,甚至超出华尔街的水平。继刘氏之后,像他这样的股市收购狙击手在香港出来不少,所以人们对他的议论也逐渐少了很多。

刘氏的行为,曾唤醒过很多沉睡中的巨龙。香港许多大亨发现,只要带上一批现金进入股市,无须辛苦劳作,便可颐养天年,万世无忧了。

最后看李嘉诚,他与刘氏的收购方式恰恰相反,李氏的收购方式属温和派。他每打算要收购一个企业时,都要与对方沟通、协商、谈判,并力求以和为贵,尽可能在桌面上解决问题。若对方不同意,他也绝不强人所难。

李嘉诚很有谋略,他往往能以少胜多、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最经典的战例莫过于收购港灯一战了,他从设想到付诸行动直至控有港灯,历经几年。最后,还是西门?凯撒克主动上门,真正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收购和黄一役,更是李嘉诚收购战中的精彩片段,其心术、智慧、胆识全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巧借汇丰之力,不显山,不露水。收购了比长实大10倍的庞然大物,堪称是商界传奇。

李嘉诚的收购,从不意气用事,没有非达到目的方可罢休的心理。因为他明白,越是这样,越容易急躁,而犯错率就会越高。即使收购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也能冷静应对,权衡利弊后做出果断决策,如收购九龙仓、置地,他都持这种态度。

李嘉诚收购每一个公司,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连对手都常常叹为观止,连连叫好。即使收购成功,也不像刘氏一样进行一系列的改组、重建之类的举动,他总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企业建构模式和管理制度,尽可能地照顾一些小股东的利益。对于股权等重大问题,他总要求各股东发表意见,全体通过方可执行。即使收购失败,他也绝不用所持股权来要挟对方高价赎购。

李嘉诚虽然收购了许多公司,但他名声很好。从来没有任何公司担心“超人”会恶意收购。对李嘉诚来说,信誉犹如财富,甚至于生命。生意场上只要信守诺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日后必有回报。如果为做一件事而不择手段,即使成功也毁誉参半,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股市强人: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

要永远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

——李嘉诚江南春拜访李嘉诚,李嘉诚如是说,2006

尽量挤出时间使自己得到良好的休息。只有得到良好的休息,才会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去面对突如其来发生的各种事情。

如果我连一股长实股票都没有,若你是股东,相信都会选我做集团主席。

假如我持有一家公司一些股票,但感到我无法在友善环境下增加股权,在双方谅解的情况下,我便会卖出我的股权图利。

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觉敏锐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自锁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

在一个有危机感的时代,我们更加要冷静、和谐。

我们长江要生存,就得要竞争;要竞争,就必须有好的质量。只有保证质量,才能保证信誉,才能保证长江的发展壮大。

股市杠杆,以小搏大

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觉敏锐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自锁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

——李嘉诚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香港财经发言人曹仁超时有过这么一段话:

《21世纪经济报道》:假设让你重新选择一次,年轻的时候你是否还会选择投资分析?或是像李超人李嘉诚那样做实业?

曹仁超:……李嘉诚做实业之外也做股票,只是我不能告诉你们。

李嘉诚真正发迹是靠地产股市。长江的成长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小地产商借助股市杠杆,以小搏大,层层控股的历史。

李嘉诚在股市的作风,一如他在地产一样,“人弃我取,低进高出”。

1973年,由于股民盲目入市投机,恒生指数攀升到脱离实际高位,股市一泻千里。恒生指数由历史新高1774.96点迅速滑落到1974年12月10日最低点150点的水平。1975年3月,股市形势好转,开始缓慢回升。在这次股灾中,投资者普遍受到巨大损失,谈股色变,视股票为洪水猛兽。

就在这个时期,敏锐的李嘉诚看到了股市的升值潜力,他带领长实发行了2000万新股,依据当时市价,每股作价3.4元。同时,李嘉诚宣布两年之内长实不获得任何股息。这样的好事既让每个股东欢天喜地,又为自己赢得了实利——股市渐旺,升市一直持续到1982年。长实股升幅惊人,李嘉诚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实利,大大超过了当年牺牲的股息。这就是“低进”。

1985年,香港怡和洋行为了减轻置地公司的负债,不得不断其一指——出售港灯减债。其首选的买家,自然是李嘉诚,只有他出得起理想的价格。但李嘉诚却不做出任何表示,欲擒故纵一年前就想收购港灯,使怡和大班如坠五里雾中。结果怡和大班按捺不住,主动向李嘉诚抛去绣球。李嘉诚以比前一天收盘价低1元的折让价,即每股6.4港元收购了港灯34.6%的股权。仅此一项,就为和黄股东节省了4.5亿港元。

在这里李嘉诚就是抓住卖家急于脱手减债的心理,欲擒故纵。6个月后,港灯市价回升,涨到8.2港元/股。李嘉诚出售港灯一成股权套现,结果获益2.8亿港元。这就是低进高出,两头赚钱。

在李嘉诚的商战中,“人弃我取,低进高出”的事例举不胜举,他是股海的弄潮儿。李嘉诚每一次大进大出,几乎都能准确地把握时机,正确预测到股市未来的走势。

也许你会觉得这很神奇,很难掌控,其实不然。股市的兴旺与衰微在很大程度上与政治经济因素有直接关系,粗略看来有一定的规律性。古人云“工夫在诗外”。要研究这一规律,那么你就要每时每刻都关注整个国际国内大环境的时势变化。李嘉诚之所以能够把时机掌握得那么准,就是因为他不时关注整个国际时势的结果。一些普通的股民坐井观天,眼睛只盯着股价变化表,对大势的变化漠不关心。这样,表象、假象就会很容易迷惑他们,时有被套住之虞,就算哪一天很有收获,也不过是侥幸罢了。

每每李嘉诚都能成为股市和地产大灾难中的大赢家,这其中有什么秘诀呢?有人说这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因为李嘉诚是赌场豪客,孤注一掷,侥幸取胜罢了。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只有他自己明白其中含有多少侥幸成分,所以,也只有李嘉诚自己心里清楚,他的惊人之举含有多少赌博成分。如果一定要说李嘉诚的行为是赌博行为,那也未尝不可,毕竟他的行为是带有冒险性的。但是,李嘉诚的赌博靠的不是运气,靠的是他对形势的密切关注和精确的分析。即使是冒险,也绝不是盲目的冒险。

那么,李嘉诚是怎么判断的呢?李嘉诚认为,不管是什么产业,都有它自己的高潮与低谷。遇到低谷时,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放弃,有的是因为老板的鼠目寸光而放弃,有的是因为资金出现问题而必须放弃等。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就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一下:这个产业真的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吗?这个产业还会有高潮来临的那一天吗?

如果在你精确的分析下,您觉得这个产业仍处在向前发展的阶段,只是因为某些客观的因素导致其处于低潮,就应选择在“别人放弃的时候出手”了。在这个时候出手,你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从而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

做生意当然是有风险的,不可能十拿十稳,多多少少有一点冒险成分。风险有多大?利益有多大?这就需要根据各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有一些商人,自己只要有五成胜算就足够了;而有一些商人,对他们来说没有八成以上胜算就不敢采取行动。

如果在没有出现意外的情况下,风险与利益是成正比的。前者敢于冒险,很容易倒大霉,也很容易暴发;后者行事以稳妥为准则,却难求快速成长。但如果你比别人分析得更准确,在别人算到不足五成胜算,而你却算到有六七成甚至更高把握时,你不想发财都很难了。李嘉诚正是靠着这种机会快速发展的。当然,这与他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大集资

对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承诺,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并且一定要能够做到。

——李嘉诚

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股市很是兴旺,恒指连年攀升。到1987年,股市更是火暴,由开年的2800点直线升到历史高峰的3950点。牛气冲天,这个时候不售股集资,待到何时?在股市中,狂升后面往往就是下跌。李嘉诚预计股市将会崩溃,但不太可能发生在年前。

于是,1987年9月14日,李嘉诚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长实系四家公司——长实、和黄、嘉宏、港灯合计集资103亿港元。这是香港证券有史以来最大一次集资行动,对市场影响极大,引起全港轰动。李嘉诚亲自向与会记者及证券界讲述这次供股计划。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李嘉诚谈笑风生,妙语连珠,让台下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

这次香港证券史上最庞大的集资计划,长实承担约为一半的金额,其他的由包销商及股东负责。其具体办法是:按当日股市价格二成折让,长实以十供一的形式,每股供价10.4元,集资20.78亿元;和黄以八供一的形式,每股供价11.2元,集资37.53亿元;嘉宏以五供一的形式,每股供价4.3元,集资27.78亿元;港灯以五供一的形式,每股供价8元,集资24.18亿元。

这次供股计划采用了“连锁包销”的方式,即大股东或控股公司除了按所持股权接纳供股外,还会再包销一部分新股,使得他们承担其中一半的包销责任。长实系发行的新股,将由五家证券经纪公司包销,向公众发售。他们分别是万国宝通国际、获多利、新鸿基、加拿大伯东融资及百利达亚洲。如果一切顺利,所有股东接纳供股,长实系公司在市场所吸纳的资金将高达65.06亿元。

但是,1987年,华尔街大股灾突如其来,事发前并无明显兆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狂泻508点,造成香港股市恒指暴跌420多点。10月20日早上,联交所主席李福兆宣布停市4天。四天后,香港股市崩溃,恒指下跌1121点。当初所拟定的供股价高出市价30%以上。按照包销计划,长实系的大股东或控股公司承担一半供股责任,共计50亿元外,其余的由上述五家包销商及数百个分包销商共同承担,为15.06亿元。

这个数字对于香港这五家包销商来说,本没有太大难度。但是此时市况不景气,各信托基金的经营非常艰苦,如果要这五家包销商承担太多的供股额,唯一的办法就是按其股份抛售套现,这将对市场构成强大的压力。因此,外界人士都认为长实系应该取消供股计划,以缓和甚至消除市场压力。

为此,获多利连同多家金融机构上门游说李嘉诚,想让其取消集资计划,但都失败了。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只要站在长实系的立场上,取消供股计划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呢?因为长实、和黄、嘉宏、港灯,他们都是香港的大财团,一向以信誉为重。李嘉诚一旦取消集资计划,就意味着在别人眼里,长实系终于要顶不住市况逆转带来的冲击而低头了,会给人留下话柄。

再说,李嘉诚在还没有宣布供股计划前,就对未来的发展大计做了周密部署。如果取消集资计划,那么那些发展大计将会胎死腹中。对于进取心强烈的长实系来说,这样的结果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另外,五大包销商又与一百多个分包销商签订合同,彼此都有明文规定的条款。况且,这五家包销商在香港都是名气很旺的大银行和财务公司,对他们来说,长实系是他们的老主顾,是他们的财神爷,所以,在游说没有成功的情况下,他们宁愿艰苦地挨过这次难关,也不愿意贸然开罪自己的财神爷。他们放弃了取消集资计划的请求。

李嘉诚一直以来都是个说到做到、一承诺就兑现的人。当有记者问:“这次股市大跌,集资计划是否会有改变或暂时取消?”李嘉诚指出:“这次集资,其中50%是由我认购包销的,和其余包销商的正式合同尚未签署,如果要暂时取消在法律上是可以的。但我不想给人批评为不守信用,因为股价跌落就取消包销,以避免损失,所以我个人承担的责任一定照数兑现。……我希望维持长实系的合理股价,老实说,原因之一,也是在求巩固长实系各公司的信誉。”

实际上,按协议规定,长实一半的新股由李嘉诚本人包销,共计现金10.385l亿元。仅是包销长实新股数,李嘉诚的账面损失就达3.5亿元。但李嘉诚没有因个人的利益得失而选择失信于人。在他的努力下,长实系四家公司百亿集资计划按期进行。

1987年度长江实业除税后之综合纯利为15.89亿港元,和1986年相比,增加了23%1986年为12.829亿。因此,在1988年元旦聚餐会上,李嘉诚满怀自豪地说:“在过去两个月来,香港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经历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的波动,但我们公司和联营公司,整个集团都做得很好,以智慧和辛勤争取得来的业绩,比去年更为有利,更为稳定。1987年的纯利,有一个良好的数字,而集团的一切,前途都是非常美好的。”

投资家与投机家

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李嘉诚

1987年,大盘崩溃,当时长实系约占香港总市值15%的上市股票,下跌3成。依常规,这正是长实向社会廉价收购本系散股的好时机。当然,李嘉诚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10月23日,李嘉诚向香港证监会提出了一个“稳定股市”的方案:用15~20亿港元收回长实系在市面上的散股,以便“协助本港股市的稳定”。收购及合并委员会接纳了李嘉诚的“救市建议”。但规定,李嘉诚所购入最高限额之股份,必须在一年内以配售方式出售;同时购入股份时必须每日公布详情。这意味着,若在一年限期内,股价继续下跌,李嘉诚收购的股票必蚀本。

一般来说,股灾之后,必有两至三年的低迷。结果大出人意料之外,1987年年底香港股市就开始回扬上冲,到1988年4月14日,恒指收市报2684点,和1987年年初相差无几。结果,李嘉诚未蚀本,反而赚取了一点小头。

李嘉诚不仅是股市上的高手,也是投资债券的高手。

众所周知,购买债券是一种极保守的投资,持有人只能享受比定期存款高一点的利息,而不能参与分享公司红利。但李嘉诚认为,投资债券与股票相比,风险不知要小多少倍,同时,两条腿走路,游刃余地更大,更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和扩张。

李嘉诚购买债券的一大特色是购买可转化为股票的债券,这种债券有1~3年的期限,若认定该公司业务有可靠的增长,可以用债券换成该公司股票,从而获取更大收益。若不看好该公司的未来,也可在债券期限界满内,连本息套回。所以这种债券不仅风险小,还比较灵活,能转换为股票。可以说这种债券是将债券和股票的优势合二为—,较为稳健。

1990年,李嘉诚购买了约5亿港元的合和债券。加上另外购买了爱美高、熊谷组等13家公司的可兑换债券,总额高达25亿港元。结果是胡应湘的合和债券表现十分出色。李嘉诚抓住机会,马上把合和债券兑换成股票,使其价值大幅度上升,由当初价值5亿升值到3年后的9亿,账面溢利达3亿多港元。当然,李嘉诚购入的其他可转换债券,获得的利益也不差。

幸运成全不了股市常胜将军,李嘉诚之所以能成为股市强人,靠的还是他是一个投资家。因此,他在每一次股灾之中都能够安然度过,而不至于翻船落水。和黄集团的行政总裁马世民在会见《财富》记者时说:“李嘉诚是一位最纯粹的投资家,是一位买进东西最终是要把它卖出去的投资家。”

马世民的话,揭示了李嘉诚在商场上的角色优势——这种优势,或许很多人都明白,但在急功近利心理的驱使下,许多人都不愿做这种角色,而宁可做投机家。

投资家与投机家的区别就是,投资家对一家股票的着眼点是看它是否有潜质,通常作为长线投资,既可趁高抛出,又可坐享常年红利。虽然获得的股息不怎么高,但持久稳定;投机家一般只会作短线投资,借暴涨暴跌之势,大炒一把,牟取暴利,运气好就会一夜暴富,运气不好就是一朝破产。

一个纯粹的投资家要具备以下素质:不过分地执于某一项业务,不要被一项业务套牢,尽管这个业务的前景十分诱人。李嘉诚常说:“不要与业务‘谈恋爱’,也就是不要沉迷于任何一项业务。”

对一个聪明的商人来说,他看到的应该是:只有赢利的业务,而没有永远的业务。不管什么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之后,衰落就是它的归属。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把它抱在怀里,不肯松手,那么你必将随着这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骑牛上市,借熊退市

对我自己来说,股东相信我,我能为股东赚钱则是应该的。

——李嘉诚

按证券条例中的规定,公司上市必须拨出25%以上的股份挂牌向公众发售,也就是说一家家族性的上市公司,其实质仍然是公众公司。

在商场上有“进取”和“淡出”两种说法。所谓“进取”主要包括公司上市、收购公司以及供股集资。而将公司私有化,取消其挂牌的上市地位,即是“淡出”。这里所说的“私有化”是一个专门名词,是指改变原上市公司的公众性质,使之成为一家私有公司。

其实“淡出”也就是收购,即大股东向小股东收购该公司的股票,使其成为大股东的全资公司。只不过取消挂牌后的私有公司,不能再从社会集资,也不再具有以小搏大、以少控多的优势。

在李嘉诚的一生中,共有三次将公司私有化。这三次分别是收购国际城市、青洲英泥和嘉宏国际。为什么李嘉诚要将自己麾下的公司私有化呢?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李嘉诚考虑到自己所控的长实系集团够庞大了,仅以长实、和黄和港灯三家巨型公司的规模而言,获得浩大的集资计划是不成问题的。因此,将部分公司私有化,并不影响长实日后的集资扩张。其次,私有化的公司,将恢复不受众股东和证监会制约监督的优势,因而有利于保存商业机密。

当然,要实行私有化,还有一个时机选择的问题。

在商场上有这样一句话——骑牛上市,借熊退市。这是大多数股票投资者奉行的法则。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要真正掐准时机并非那么简单。而显示出大度,以小股东的利益为重,就更不容易了。而李嘉诚在实行私有化公司时,却做到了这两点,再一次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魅力。

1984年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草签后,香港投资一片光明,股市开始上扬。然而李嘉诚却在1985年10月宣布将国际城市有限公司私有化,以1.1港元/股收购小股东手中的股票,这个价格比市价高出一成。该收购价与该公司上市时的发售价相比,仅高出0.1元。小股东当然非常高兴,纷纷接受收购。

李嘉诚这次提出私有化,正在牛市之时,所以付出了较高的收购价格。圈中人说:“超人是人不是神,玩股老手李嘉诚,第一次私有化便走眼。”对此说法,李嘉诚说,我们也想借熊退市,但趁淡市以太低的价钱收购,对小股东来说不公平。

1988年10月,长江实业宣布将青洲英泥私有化。长实控有青洲英泥44.6%股权。在收购过程中,长实以20元/股的价格进行全面收购,此价格比市价高出2.3港元,自然让小股东们笑逐颜开。收购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到12月30日收购截止期,长实已控制了青洲英泥95%的股票,从而可以通过强制收购完成该公司的私有化。






Copyright © 2012 136小说网
第9章: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新章节,小说《如何让生意来找你》版权为原作者西武所有,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如何让生意来找你,支持正版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