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小说网>>都市 > 如何让生意来找你全文阅读 > 第10章:斗智不斗力

配色:

字号:

第10章:斗智不斗力

李嘉诚在收购嘉宏国际时,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嘉宏是长实系四大上市公司之一,它的前身是港灯集团非电力业务,于1987年组建而成。上市时,和黄掌控了嘉宏53.8%的股权,嘉宏掌控了港灯23%的股权,综合资产净值为44.57亿港元。在全面收购前,市值为155.09亿港元。

1991年2月4日,和黄宣布将嘉宏私有化的建议,并决定以每股4.1港元的价格进行股票收购,收购价比市价溢价7.2%。这个溢价比前面两次都要低,让小股东们感到有点失望。

此计划一出,舆论议论纷纷,认为嘉宏的收购价过低,会损害小股东的利益。李嘉诚解释主要原因是嘉宏盈利能力有限及业务与长实、和黄重叠。同时他又声称不会提高收购价格,如果有人出5港元/股的收购价,他会决定是否出售。

李嘉诚的话没有得到股东的认同。在4月10日举行的嘉宏股东会议上,小股东质询:嘉宏1990财政年度业绩显示,其盈利状况甚佳,13.16亿港元的年盈利,与上一年相比,增幅达29%。另外,嘉宏所掌控的港灯市值连月上升,也会造成嘉宏资产值增高,这都显示出嘉宏的发展前景是较好的。结果小股东不接受收购,嘉宏私有化建议以不足1/4的支持率而胎死腹中。

证券界认为:“这次私有化失败的原因,是收购价偏低,收购方对嘉宏的评估与实际业绩产生了很大差异。和黄出价太低,与1987年上市供股价4.3元的水平相差太大。李嘉诚素来关注小股东利益,而和黄的收购计划没有照顾到小股东的利益,有失长实系的一贯作风。”

另外,这次收购失败与其他的一些因素也有关系:第一,曾有一个英国基金趁机斥资吸纳嘉宏股票,嘉宏主席马世民表示不提高收购价;第二,小股东看好嘉宏的前景,舍不得“忍痛割爱”。

按规定,私有化失败之后,一年之内不得再提私有化建议,李嘉诚只好耐心等待。

“大限”期满后,1992年5月27日,和黄重提嘉宏的私有化建议。收购价5.5元/股,溢价32%。对这一价格,小股东们自然无话可说,欣然而受。在7月10日举行的嘉宏股东会议上,以96.7%赞成票通过私有化建议。这次收购之所以成功,是大股东既保全了自身利益,又顾及了小股东利益的缘故。

自此,长实系仅剩下长实、和黄和港灯三大上市公司。总市值除银行外仍居全港财团首席。

在这里我们要效仿李嘉诚的是他那种大仁大义的精神。照理来说,李嘉诚完全可以趁股市低潮时,以超低价格将公司收归手中,但他却是借牛退市,充分照顾小股东的利益。在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物欲横流的拜金主义时代,有几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有人说: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只有李嘉诚一类的商界翘楚,才具备经商的智慧,舍小取大,在他们之中李嘉诚又是最最聪明的人。

事实也是这样。在李嘉诚的一生中,他首先考虑到的是他人的利益,甚至有时候把自己的利益让给别人,以求人和,以求更大的利益。民间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李嘉诚这种时刻照顾他人利益的做法,绝对是得人心的,虽然所造成的良好影响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处处都可能对他发挥良好的作用。

斗智不斗力

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样,若第一杆打得不好的话,在打第二杆时,心更要保持镇定及有计划,这并不是表示这个会输。就好比是做生意一样,有高有低,身处逆境时,你先要镇定考虑如何应付。

——李嘉诚

在长江实业刚成立的时候,李嘉诚就对置地拥有的中区豪楼名厦情有独钟。只是那时候李嘉诚没有那种实力。经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的一系列收购战,长实系实力大增,在规模上已经和置地不相上下。并且由于怡和系经营不善,对置地的控股权大大降低,等于是把置地置于怡和核心结构的外围,壮志未酬的“李超人”,岂有不购之理?

1987年股灾前几个月,各种收购的传闻纷纷扰扰,随股市冲天的牛气甚嚣尘上,众多财大气粗的华商大豪,均被认为可能染指置地:李嘉诚长江实业总裁、包玉刚环球集团总裁、郑裕彤新世界发展总裁、郭得胜新鸿基地产总裁、李兆基恒基兆业总裁、黄延芳信和置业总裁、郭鹤年香格里拉总裁等等,另外,股市狙击手刘蛮雄,亦可能趁虚而入,狙击这个庞然大物。

据说刘蛮雄登门拜访怡和置地大班凯撒克,提出以每股16港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控有的25%的置地股权,凯撒克没有给刘蛮雄好脸色看,愤然拒绝。主要有两点原因:一则嫌刘氏心欲太贪,出价太低;二则刘氏在股市名声欠佳,怡和不愿意把多年苦心经营的置地交付于此等人手中。

见到这种情景,头脑甚为精明的刘氏也没有办法,只好悻悻告退。其后又有多位大老板接踵而至,一一拜访凯撒克大人。凯撒克没有像对待刘氏那样对待他们,只是既不彻底断绝众猎手念头,又香饵高悬,惹得众人欲罢难休,欲得不能。

其中这些传闻中流传最广的数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

此时李嘉诚的威名在香港如雷贯耳,凯撒克当然早就有耳闻,况且他们还在港灯一役中交过手。“超人”出马,凯撒克自然不敢大意。李嘉诚表示愿意以每股17港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控有的25%置地股权,这比置地10港元多每股的市价,溢价6元多。但凯撒克并没有同意,他对这个价格仍然不满意。同时,他也未把门彻底堵死,做出一副很坦然很有诚意的样子:“谈判的大门永远向诚心收购者敞开——关键是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

于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与凯撒克继续谈判,双方分歧仍颇大,很难达成一致。华资财团告辞,商议对策,约定下次谈判。李嘉诚在谈判中不想表现得太积极,他想效仿收购港灯的做法,耐心等待有利时机的到来。因为当时,香港股市一派兴旺,攀上历史巅峰,并非低价吸纳的最好时机。

天有不测风云。1987年,华尔街大股灾突如其来。10月19日,受华尔街大股灾的波及,香港股市恒指暴跌420多点。香港商界惊恐万状,形如过河泥菩萨,自身难保,再也没有余勇卷入收购大战了。自救是当务之急,在这次股灾中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令凯撒克寝食难安。

值得庆幸的是,这场股灾正如一场暴风雨,来得猛,去得也快。等到是年年底,沉入谷底的恒指开始回攀。银行采取了降低贷款利率的措施,向地产商发放贷款,地产市况渐旺。“地扯股市”,当时,全港总市值的31%为纯地产建筑股,地旺股旺,股市也逐渐开始转旺。

1987年春节刚过,收购置地的传言再次盛行,华南虎再度出山。事后报章披露,1988年,2月到3月间,李嘉诚等华商翘楚,与凯撒克及其高参包伟士多次会晤。一直善于等待时机、捕捉机会的李嘉诚,缘何不借大股灾中,怡置系自救之际趁火打劫呢?须知股灾中置地股价跌到6.65港元的最低点,就以双倍的价收购,也不过13港元多,与李嘉诚在股灾前提出的17港元的开价相比,相差甚远。

原来,在收购及合并条例中有这样一条规定:收购方重提收购价,不能低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1987年的股灾是在10月来临的,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10港元的。也就是说,如果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10港元,在6个月内,重提的收购价,不得低于10港元的水平。

1988年4月,股灾刚好过去6个月。此时,置地股从6.65元的最低点回升后,仍在8港元/股的水平上徘徊,与股灾前相比,自然是大大的有利于收购方。1988年4月初,李嘉诚以广生行董事的身份出席置地公司股东年会。在这次年会上,李嘉诚首次向舆论披露了长实持有置地股份,并表示做长期投资,对是否出任置地董事参与管理不做要求。

此言一出,整个香港都被华南虎吞并老狮子的现代寓言充斥着。

1988年4月底,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致函置地,要求在下一次股东年会上,添加一项新的议案——任郑裕彤、李兆基为董事。并告诉置地:华资新财团合持股权已和怡和差不了多少。一时间,香港的整个市场沸沸扬扬,置地股价直线急窜到8.9元/股。这是股灾之后,置地股一天之内升幅最大的一次。

对李嘉诚的挑战,凯撒克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与包伟士急谋对策,布置反收购。

1988年4月28日,怡策与其所控的文华东方发布联合声明,由文华东方按4.15元/股,发行10%新股给怡和策略,使怡策在文华东方的股权升到了41%之前略低于35%。对华商众豪来说,这简直是当头一棒。一向做事稳重的的李嘉诚也意识到事态的严峻。表面上看起来,怡策与文华东方股权的变化,与置地毫不相干,但这却是怡和开始反扑的暗示。其后,怡和将会随机抛出一系列的反收购措施。

1988年5月初,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数次晤面,商讨对策。他们决定,为防止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必须在怡和的下一个反收购举措未出笼前摊牌。身为怡和大班的凯撒克,当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很沉得住气,结果使得素有耐心的李嘉诚不得不先出一招,再伺机还招。

1988年5月4日傍晚,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再一次赴怡和大厦与凯撒克、包伟士谈判。

虽然,他们在商场上是死对头,但双方仍彬彬有礼。李嘉诚开门见山,说明了收购置地的诚意,提出以12元/股收购怡和在置地的25%的股权。当然,凯撒克也没有拐弯抹角,坦率且坚决地表明否定意见:“不成,每股必须是17元,这价格是你以前郑重其事开出的价格。在商场上,李先生素以信用著称,现在怎么出尔反尔了呢。不错,现在置地股市值比以前是下降了,但实际资产并未损失半点,怎么能从17元跌到12元呢?”

李嘉诚也平静地说道:“凯撒克先生,如果你没有记错的话,这17元并非双方敲定的成交价。以前,你不也说‘谈判的大门永远向诚心收购者敞开——关键是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吗?你我都在商场待过这么多年,我想你对‘市价’一定不会陌生吧!你肯定也知道它是一切价格依据的商场规则。现在置地股在市场上的价格才8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4成的价格收购,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趺呢?”

双方说话都绵里藏针,话含揶揄之意,气氛中包含着浓烈的火药味。在香港市场上被称为“沙胆彤”的郑裕彤,以咄咄逼人的口气挑起新一轮较量:“既然双方很难达成一致,那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将在市场上宣布以12元/股的价格全面收购。按证券交易惯例,收购方的出价比市价高出两成以上,便可在市场生效,我相信置地的公众股东会站在我们一边!”

包伟士以牙还牙,说:“你们怎么做,我们将奉陪到底,只要你们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地不等于九龙仓,更不等于港灯。以前的置地还是现在的置地,还是怡和的手中置地!”

包伟士无疑是抛出了杀手锏。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以下结局:

1988年5月6日,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及置地三家公司宣布停牌。并在同一天,怡策在市场上宣布以8.95元/股的价格,从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手中购回所持置地发行总股份8.2%的股份,所涉资金18.34亿港元。这样一来,怡和在置地的股份就升到了33%多,控股权已相当牢固。而且,在签定协议的时候,还加了一条:7年之内,除象征性的股份外,长江实业等华资财团不得再从市场中购入怡和系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到现在为止,喧闹多年的置地收购战,也就落幕了。

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这次为何不决一死战,较个高低胜负而就这么草草收兵了呢?这当然是华商财团站在整个大局上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的明智决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在包伟士抛出杀手锏的时候,就暗示着置地将步文华东方的后尘,如法炮制。此前,由文华东方按4.15元/股,发行10%新股给怡和策略,以增强怡策的控股权,使其所持股权超过35%的全面收购触发点。不用考虑,怡策会依据收购及合并条例向文华东方小股东提出全面收购。

由于收购价4.15港元比该公司资产值估计6港元还要低,当然文华东方的多数小股东都不乐意,这正中怡和下怀——花很少的资金就可以使所持文华东方股权超过收购触发点。这样,怡策在文华东方所持的股权由35%增至41%。再者,收购方采用全面收购的方式,使其控股数过50%的绝对数是不可能的,因为被收购方可反收购,只要再增购9%的股权,就可以达到50%的绝对控股数,这是很容易办到的。

也就是说,如果置地效仿文华东方,那么华资财团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置地从华资财团手中赎回8.2%股权就花了18.34亿港元。这意味着,置地总估价大大超过200亿港元,也就是说,华资财团若想全面收购达到50%略多的绝对控股权,最少得花100亿以上以最低的市价8元/股计算。况且,怡和并不完全是在坐以待毙。在收购与反收购中,置地股在市场上的价格必定会不断抬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就是个无底洞了。

另外,华资财团能不能在发起全面收购的短暂期限内集资到这么多资金,尚是个未知数。而且,怡策控股数近26%,已优势在先。再加上,现在的怡和已从最困难的谷底走出,业务渐入顺境。尽管怡和系把大量像港灯和香港电话等本港和海外企业出售了,但仍是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除银行外,它的市值只有长实系可比。凯撒克家族在海外还拥有不少非怡和系资产。据不保守估计,其控有资产绝对不比李嘉诚少,甚至还超过李嘉诚。

因此,要想控得置地,就得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不是李嘉诚所希望的。

李嘉诚是个商战高手,而非民族斗士这场收购战在客观上起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他绝对不会把自己全部的资产玩弄在股掌之上,不顾一切地决一死战。更何况,对方仍是一头老狮子,虽垂暮,余威尚在,没有必要跟它硬拼。

至于“7年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其原因何在,至今仍不得而知。

虽然这次收购以失败告终,但是李嘉诚的做法却值得称道。投资不是玩家家,不可以意气用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如果为了取得胜利,结果令自己元气大伤,这不是真正的投资家的应有做法。站在这个意义上看,李嘉诚退出收购反而是一个胜利。

第九章

多元化投资:沉浮中要有永远盈利的支柱产品

有人问我凭什么到处投资,做这个,做那个,基本都成功,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人都不成功,你能成功。我和他说:手头上一定要有一样产品是天塌下来都是挣钱的。

——李嘉诚马云和吴鹰拜访李嘉诚,李嘉诚如是说,2006

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成功,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

事业上应该赚多些钱,有机会便要用钱,用到好处去,如此,这一生赚钱才变得有意义!

人要有金钱之外的思想,保留少少自己值得自傲的地方,人生活得更加有意义。

假如一个人有很多资金,但没有knowledge知识,欲去乱搞新科技的话,他失败的居多。

一棵树根部的分枝可能散布在五十尺一百尺以外的地方,但主根仍在。

如果在竞争中,你输了,那么你输在时间;反之,你赢了,也赢在时间。

投资香港卫视

如果你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商机就已经来了。新兴的生活方式代表着新的市场需求,而有一些市场总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突然兴盛,使早具慧眼的人赚了个盆满钵满。梳理这些商机不是一件难事,只要看看我们工作生活中的新鲜东西就行了。

——李嘉诚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通讯业的突飞猛进,电视已基本在老百姓生活中得到普及。虽然香港本地只有两家免费电视台,但是竞争相当激烈。随着欧美有线电视的发展,港府为了平衡香港电讯市场的垄断现象,决定成立第二电讯网络。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加方便、快捷、多样化的资讯窗口。

这时,“超人”的次子李泽楷刚从加拿大打工回来。虽然父亲刚开始只安排他做一个公司小职员,但李泽楷并没有嫌弃这一职位。

25岁的李泽楷性格桀骜不逊,颇有当年乃父之勇。凭借他4年的海外磨炼,初出茅庐的李泽楷决心要为这个家族做点事情。他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电脑工程专业,在加拿大就一直从事电子技术类的工作。所以,李泽楷非常看好电视的发展前景,他曾多次与父亲商议投资电视行业一事,并得到了李嘉诚的默许。

李氏父子对有线电视的市场潜力非常乐观,还没等其他富商动手,李泽楷首先就与英国大东电报、香港中信公司组成了新的财团,决定夺取第二电讯商的经营权。紧接着,三家公司联手成立了亚洲卫星公司,并宣布要借助大陆的长征三号发射这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后,将成为亚洲首枚专供本区域服务的电讯卫星。

1989年,港府宣布由李嘉诚旗下的和黄经营第二电讯网。这时,由包玉刚的九龙仓和郭得胜的新鸿基业组建的新财团无不羡慕,只是港府亲自点将,实在无能为力。港府要求和黄注资成本不得少于55亿港元。否则,将无法获得有线电视经营权的牌照。李氏父子考虑再三,最后决定放弃此项业务。

包氏集团当然不能让机会溜走了,随即就与港府签定协议,成立九龙仓有线传媒公司并挂牌营业。由包氏的女婿吴光正出任董事会主席。上台伊始,吴光正就向外界承诺,九龙仓将在2年内使香港市民收看到20个有线电视台;5年内力争达到32个频道。

退出有线电视争霸的李氏父子,并没有放慢进军电视业的脚步。

发射亚洲卫星一号的原本目的是主打电话业务,全部经营权归李嘉诚所有。李嘉诚知道,亚洲卫星一号是以通讯为主,现在普及范围不大,使用率低,如果把它用在电视上效益一定可观。于是,李嘉诚立即成立了卫星广播公司,并向亚洲卫星一号租用线路。紧接着,李嘉诚经过多次与港府斡旋,最终获得了卫星电视的许可牌照。

调查后发现,在香港多达十几万座大厦可以安装卫星天线,这对包氏集团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为争夺收视权,双方展开了博弈。李氏父子旗下的所有子公司,甚至包括屋村都拒绝安装九龙仓传媒公司的有线电视。同样,吴光正也号召包氏家族的公司抵制安装卫星电视。

1990年年底,李氏父子的卫视公司开始挂牌。第二年,总投资达4亿美元的卫视公司开始营业。年底,已有5个频道的节目面向观众。卫视自经营以来,全天24小时不停地向40多个国家和地区滚动直播,经营态势良好,收视率稳步增长。

因为卫视的主要受众地区是亚洲。谁都知道,亚洲人口密集,对欧美企业来说,他们通过卫视这个窗口,可以更大力度地把他们的品牌推向亚洲各国。在此期间,卫视和世界各大企业签定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劳、雀巢、索尼、富士等全球知名企业。从开播到1993年出售,不到2年的时间,卫视仅广告收入就达3.6亿美元。

虽然卫视在海外的市场状况不错,但在香港本地却并不理想。因为港府此前曾规定:禁止卫视频道播放粤语节目,而且不能向用户收费。这对卫视来说绝对不利。对于一个香港电视媒体,不播放广东话栏目,还有谁会关注卫视。

对此,李氏父子决定借助媒体舆论,向港府施加压力。因为从市场反馈消息显示,将近100%的卫视用户要求播放粤语节目,市民对港府的决定很不理解。紧接着,各大报纸、杂志等各路媒体铺天盖发表评论,都说港府的做法不对。同时,李氏父子还要求港府同意卫视向用户收取费用。

李氏父子的猛烈进攻使吴光正集团感到了威胁。九龙仓有线传媒公司发言人曾表示,若港府同意卫视播放粤语节目,肯定会有大批观众倾向卫视,九龙仓有线必将受到严重打击,到时我们不得不放弃有线经营权。李氏父子步步紧逼,包氏家族只有招架之势,毫无还手之力。港府因迫于民众和媒体的压力,曾一度表态,会考虑在恰当的时候允许卫视播放粤语节目。

到1993年,港府终于同意李氏父子播放粤语节目,但也限制卫视独立经营的收费电视。港府的英明的举措,平衡了包、李两家利益的纷争。后来,有线和卫视两大财团签署协议,共同经营香港电视。两大财团的对决也从此结束。

1993年7月,李氏父子旗下的卫视突然宣布,要将卫视63.6%的股权出售给一个澳洲传媒大享,共涉资金40.6亿港元。人们对李氏父子的这一决断颇感意外,因为目前卫视运营效果相当不错,即使有线电视参与了竞争,但香港诺大一个市场,两家平分天下也是稳赚。别的不说,单广告年收入就是一笔巨额财富。

原来,卫视出售只需付一半现金,另一半则以新闻集团的股份支付。卫视还能获得15亿港元的收益。不仅如此,和黄和李氏父子还掌控着卫视发牌机构52%的股权。再算上卫视剩下的36.4%股权,可以继续获得经常性的利益。李氏父子这一算盘打得可真够精。

李氏父子从投资卫视再到出售卫视,不到4年的时间。这一进一出,其中获取的利润不可估量。这次父子联手,可见李嘉诚是在故意煅炼儿子,当然“小超人”也是心领神会。这次卫投资视,李嘉诚基本是坐阵大本营,主要由李泽楷冲锋陷阵。

经过这次卫视投资,李嘉诚感觉到了电信业的巨大发展潜力。虽然他最终没有统治整个香港电讯,但是从这件事可以预料到,其他地方的电信市场方兴未艾,有待开发。也许当时他出售香港卫视的主要经营权,是早有想法的。

对一个投资者来说,一定要知道你想要的东西是什么,甚至更进一步,通过这个投资,又可以间接得到什么。如果掌握了这一投资策略,就会在商海中无往而不胜。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拥有世界上最集中的资本和技术。作为一个本地企业,如果只向一方面发展,即使成绩突出也很难以立足。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不断地向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去努力,尤其是新型尖端技术行业。作为华商的代表人物,李嘉诚看到了这一点,同时也做到了这一点。

眼光决定境界,境界影响结果

眼睛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李嘉诚

美国历史上曾有一位总统,他不顾民众的强烈反对,甚至是无理谩骂,毅然决定高价从俄国人手中买下靠近北极的一块地皮——阿拉斯加,一块终年积雪,气候恶劣,人烟稀少的荒地。而现在的阿拉斯加,已探明的石油、煤炭、有色金属储量均居世界前列,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在未来能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美国人无不为那位政治家的睿智远见而折服。由此可得,不管是商人还是政治家,某人是否具有深邃的眼光,将直接决定着他的事业能否办大办强。

西方世界兴起的以原子能、电子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标志着世界生产力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新时代。而且,随着地球通讯卫星的广泛运用,使得全球范围之内的人们能够在瞬息之间分享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这让那些巨型企业向境外扩张变得更加容易,更加便捷。至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业已形成。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日益临近,李嘉诚的目光开始放眼全世界。经过多年的发展,李嘉诚在香港积累了庞大的财富,他需要为手头的巨额资金寻找出路。香港毕竟是弹丸之地,对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来说,这个舞台未免太小了。一如和记黄埔的董事总经理马世民所说:“若说香港对我们而言太小,的确有点狂妄。但是困境正在日渐逼近,我们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李嘉诚的目标是将长实开拓为跨国集团。他认为,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只有通过跨国投资迅速扩张自己的经济势力,才能加入到世界经济的大家庭中去。他说:“舞台大了,机会就多。”通过跨国投资,不但可以拓宽财源,也能为自己的企业王国提供安全保障,符合“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的商业原则。

于是,在收购了香港一些企业,特别是某些英资企业之后,李嘉诚开始了大规模的跨国投资。

在向海外进军时,李嘉诚依然没有忘记自己一以贯之的行动准则——稳健。李嘉诚采用的方法是“投石问路”:先小规模投资,然后大举扩张。1977年,他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购置物业;1981年,李嘉诚花费2亿多港元,在美国休斯顿收购了一座商业大厦;同年,他再次花费6亿多港元,把加拿大多伦多希尔顿酒店收购了。到1986年年底,李嘉诚在北美拥有的物业达到28幢之多。在小试牛刀之后,李嘉诚发现加拿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投资环境。

1986年12月,李氏家族及和黄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撮合下,向合营公司UnionFaith投资32亿港元,加盟到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其控股权达到52%。赫斯基石油公司拥有加拿大西部大面积油田和天然气的开发权。另外,这家公司还拥有一个大炼油厂及343家加油站。虽然当时世界石油价格低,石油股票低迷,但李嘉诚仍然十分看好石油工业。

当时,赫斯基石油公司的经营状况还算不错,除因世界石油降价带来资金周转困难外,并没有出现债务危机。按照加拿大商务法,外国人不能收购像赫斯基石油公司这种“经营健全”的能源企业。所以,李嘉诚不得不采用迂回之策,事先安排自己的两个儿子加入加拿大国籍,收购计划才得以按期完成。这是当时最大一笔流入加拿大的港资,消息通过传媒透露后,在加拿大和香港都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其后,李嘉诚不断增购赫斯基石油股权。到1991年,李氏家族及和黄对这家公司的控股权增至95%。其中,李嘉诚个人拥有46%,和黄与嘉宏共拥有49%,从而,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彻底被李嘉诚控制了。

在加拿大,李嘉诚还对世博会旧址进行了投资,这也是一项令世人瞩目的大手笔。

1986年,世博会在加拿大首都温哥华如期举行。会后,为各国搭建的临时展厅不是被拆卸,就是被废弃一边。这块地皮地处海边,呈长形,面积比香港铜锣湾还要大。相对来说,地理位置还是比较优越的,可以说是市区边缘的黄金地段,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李嘉诚的大公子李泽钜,非常看好这块地皮。他认为如果在这里建立一个综合性商业住宅区,其获得的利益将无法估计。于是,他积极向父亲建议买下世博会旧址的地皮。理由有三:

一是该地皮四周都已开发,具有良好的社区设施和交通条件;

二是该地皮临近海湾,景色宜人;

三是对于饱受市区嘈杂拥挤之苦的市民而言,彰显矜贵的海景住宅极富吸引力。

李嘉诚决定接受儿子的建议,投资世博会旧址开发工程。迄今为止,在加拿大,还没有能在这么开阔的地段发展综合物业的香港地产商。如果开发成功,不管是对香港的建筑史,还是对加拿大建筑史来说,都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世博会旧址这块地皮属于省政府所有,因而能够以较优惠的价格购得。但根据李嘉诚的初步预算,该项目总投资也得达到约170亿港元,这个数字对长实集团来说是不能独力承担的。于是,李嘉诚遨请香港地产巨头李兆基、郑裕彤加盟,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旗下的太平协和公司共同开发。

1988年,四大产业巨头以32亿港元的投资获得了世博会旧址的发展权。紧接着,他们就着手准备在这块地皮上兴建加拿大规模最为宏伟的商业中心及豪华住宅。在这次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计划中,李嘉诚约占50%股权,其余50%被各大股东分别拥有。

对当时正在饱受经济衰退所困扰的加拿大来说,毫无疑问,李嘉诚的这次投资,对其市场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一项目最少可以给他们带来100亿港元的巨资。一时间,李嘉诚成了加拿大的投资英雄。

在李嘉诚向加拿大投资的时候,他还向别的国家进行了投资。

1986年,李嘉诚斥资6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的股权。

为什么李嘉诚会选择这家公司呢?因为皮尔逊公司拥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时报》等产业,并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拥有控股权,是一支潜力很大的升值股。当时,皮尔逊公司的股东们早就听说李嘉诚有大举收购英资的行动,因此对李嘉诚怀有戒心。当李嘉诚购入该公司5%的股权后,该公司的股东担心李嘉诚进一步控得皮尔逊,于是便组织了反收购。结果,李嘉诚见势不妙,就抛出了所有皮尔逊公司的股票,盈利1.2亿港元。

1987年,李嘉诚与马世民商议决定,以最快的速度投资3.72亿美元,购入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权。尽管李嘉诚在这家公司的控股数算起来也是个大股东,但却进不了董事局。为什么呢?因为该公司掌握大权的管理层,对李嘉诚同样怀有戒心。于是在1990年,李嘉诚趁高抛股,净赚近1亿美元。

1990年,李嘉诚又出击美国。当时北美地产大王李察明陷入了财务危机,急需一位资金雄厚的老板为他解除危机。李察明还表示如果谁帮助自己渡过这次危机,以后愿与其结为长期合作伙伴。结果,李察明找到了李嘉诚。当别人问起他为什么会找李嘉诚时,他说:“我相信李嘉诚的为人。”

李察明为表诚意,还把纽约曼哈顿一座大厦的49%股权以“缩水”价——4亿多港元,让给了李嘉诚。最后,他们成为商场上最好的合作伙伴。这为李嘉诚日后在美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2年3月,通过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团主席和田一夫的牵线搭桥,李嘉诚和郭鹤年携60亿港元巨资,赴日本札幌发展地产。这一举动,引起日本商界的不小震动。在回答记者为何会进军日本这一提问时,李嘉诚曾说:“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

其实,李嘉诚的海外投资也给香港人留下了话柄。有人说他是本埠华商最大的“走资派”;有人说他大肆收购欧美企业,是隐形迁册;还有人说他食言,准备大淡出。但李嘉诚却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因为他始终坚信“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条投资法则的正确性。再用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世界经济史证明,不管是哪家公司,当其发展到相当规模,就会突破原有日益显得狭小的区域,到外界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到相当的水平,自然会为剩余资本寻找出路。经商需要冒险,但是更需要保险。如何做到这点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像李嘉诚一样——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橙”子计划

十年前将只细船撑出去,证明中国人在外地发展业务,在异地做生意比老外做得更好。

——李嘉诚

1989年,李嘉诚开始进军欧洲电讯市场,他登陆的第一站便是英国。同年,他以84亿港元收购了英国一家移动电话公司rabbit兔子。但这只“兔子”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喜人。自经营以来,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客户数量不断剧减,公司业务逐年下降,与欧洲其他电讯商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1994年,李嘉诚重新打包,把原来的rabbit兔子公司改名为orange橙子。1996年,Orange在英国成功上市,经过短短短几年的经营。Orange的客户就遍及整个大不列颠王国,并一举成为英国第三大移动电讯商。不仅如此,业务还遍及以色列、香港、澳大利亚等国。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由于中国内地政府采取积极有效的货币政策,香港经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1年后,李嘉诚旗下的和黄提出了“立足本地,加快海外投资”的口号。从此,李家军开始大规模向国际市场进军。

1999年10月,据英国《泰晤士报》称,德国的曼内斯曼公司将收购和黄旗下的orange。接着,和黄董事局在记者招待会上确认了这一消息。20日,李嘉诚的卖“橙”计划正式启动,德国的曼内斯曼公司将以现金、票据、及股票支付的形式共出资1130亿港元,收购了orange44.8%的股权。

这项巨额交易,双方都有受益。

对曼内斯曼来说,除了可以在欧洲电讯业加大称霸的筹码外,还可为公司下一步涉足更多的行业提供可能。曼内斯曼公司是德国最大的电讯经营商,覆盖全德及周边数个小国家,服务人数达1700多万人。曼内斯曼公司主要以经营移动通讯为主,并涉及建材、汽车机械、微电子等多个领域。此番与orange联手,想必更是如虎添翼,发展势头更不必说。

对和黄而言,不仅获得了巨额资金,还持有了德国人扩股后10%的股权。更重要的是,和黄将成为曼内斯曼最大的单一股东,并能进行长线投资。这项突破千亿大关的巨额交易在香港历史上尚属首次。卖“橙”一役,使李嘉诚的资产剧增。1999年年末,美国《财富》杂志报道,李嘉诚已跻身世界十大富豪之列,这也是首个排进世界前10的华商。

交易消息一经传出,长实及和黄系的股价便一路飙升,和黄收市升幅达9%以上。长实也由3天前的58港元/股升至21日收市价的67.5港元/股。自交易完成之后短短三周内,李嘉诚的身价就已暴涨了150亿港元,平均每天有5.5亿港元进账。

正当和黄和曼内斯曼各自举杯欢庆之时,欧洲其他一些电讯商感觉到了威胁。拥有全球最大流动服务商的英国沃达丰Vodafone公司第一个站了出来,提出要收购曼内斯曼公司。也许只有这样,才能阻止德国人与orange联手,避免别人抢走自己的地盘。

沃达丰的前身是英国拉考尔电子公司专营移动电话的一个部门。1985年脱离母公司后,成立了沃达丰电信公司,随后几年内,沃达丰先后收购了美国、英国、日本等电讯公司,客户群体空前高涨,实力进一步壮大。1999年市值达11000亿港元。它不仅是英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也是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经销商。服务范围遍及欧美、亚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固定客户3000万之多。

1999年,英国沃达丰电讯公司宣布,将以1万亿港元的天价收购德国曼内斯曼公司52.8%的股权。消息一出,曼内斯曼公司董事会立即提出强烈抵抗,并认为英国人此举纯属挑衅行为,不管多少钱坚绝不同意。碰了一鼻子灰的英国人,他们想到了一个黄皮肤人——李嘉诚。因为他们知道,现在李嘉诚手中持有曼内斯曼10%股权。因此,讨好这个香港人,成了英国人的唯一办法。

1999年11月23日晚,英国沃达丰电讯公司委托一个组织机构授予了李嘉诚“杰出人士奖章”。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分明是借鸡生蛋。如果李嘉诚出售自己持有的曼斯内斯曼股份,以沃达丰电讯公司的出价,李嘉诚在短短一个月内便可狂赚318亿港元。

此时,外界把目光都投向了李嘉诚。就在颁发“杰出人士奖章”的那天晚上,李嘉诚当众宣布:“和黄不会因名利而出售曼内斯曼的股权,和黄与曼内斯曼合作友好,双方共存才是和黄的最大利益。况且英国人提出的收购价也不完全使我中意。”

李嘉诚的言论让业界人士大感意外,眼看要到手的数百亿港元竞被拒之门外。有资深专家指出,这是“超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还想在欧洲市场立足,谋求比这次更大的利润。也有人认为,李嘉诚曾与曼内斯曼约法三章,和黄用orange换取曼内斯曼10%股权,未满18个月不得出售。也有人说,李嘉诚此举是为了给众股东一个好的形象,为日后自己可以在曼内斯曼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决策权。

无论是哪路的分析与评论,但肯定的是,李嘉诚通过入主曼内斯曼,打开了一扇通往欧洲电讯市场的门窗,开辟了欧洲第二战线,区区几百亿港元对李嘉诚的吸引力远远不够。

李嘉诚的“橙”子计划,堪称是进军欧洲电讯市场以来最经典的一战,海外各大媒体争相报到。当时,正在英国访问的前国家主席江泽民也对李嘉诚的卓越表现倍感自豪。

事后,李嘉诚对媒体骄傲地说:“短短一周时间,‘橙’子计划就顺利完成,这是我多年来最成功最值得骄傲的一笔生意,甚至可以超过当年长实收购和黄的意义。”

在许多人眼里,李嘉诚在商海闯荡多年,大小事都司空见惯了,包括这次交易他一定是镇定自若,稳健有力。但事实恰恰相反,就在未完成交易之前的18个小时里,李嘉诚心潮澎湃,精神紧张。即使是晚上休息,他总要准时调好钟表闹铃,以免睡过头错失交易落实的喜讯。直到交易完成后,“超人”才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并在记者招待会的茶点桌上,随手拿起一块饼干来充饥,而且吃得很香。可见,为卖这只“橙”子,“超人”是费尽了心思。

有意思的是,早在卖“橙”计划出台的几个月前,美国著名传媒杂志《时代周刊》评选李嘉诚为“千禧年企业家”。入围此项的企业家还包括微软主席比尔?盖茨、福特汽车老板享利?福特等商业巨头。李嘉诚虽然只以50亿英镑获此殊荣,但专家组一致认为他早年以白手起家,而今又能在不同领域表现出色。这是“超人”能从众多世界巨富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评审团如果知道“超人”卖“橙”一事后,一定会对他们当初高超的预见性拍案叫绝。

“李超人”成功卖“橙”,引起了海内外人们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想知道他成功的奥妙和绝窍。

对此,李嘉诚道出了他的心声:“把握未来趋势,正确分析决策,绝不轻言放弃。”的确,刚登陆欧洲时,和黄的处境并不好,但不管困难有多大,他始终看好欧洲的电讯市场前景。事实胜于雄辩,“橙”子计划的成功获胜证明了“超人”的论断。

李嘉诚当初之所以选择进军欧洲,投资电讯业,主要是因为他吃透了高科技产业的未来走势。正是因为信息产业在全世界的全面普及,才使偌大一个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人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这就更坚定了他投资电讯业的信念。

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是所有企业的生存法宝。知识经济已深入人心,开拓新型高科技领域迫在眉睫。企业只要有永不满足、紧跟时代的精神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互联网是一次新的商机,每一次新的商机的到来,都会造就一批富翁。每一批富翁的造就是:当别人不明白的时候,他明白他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的时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

———李嘉诚

1999年,李嘉诚在欧洲成功卖“橙”,成就了香港商业交易史上的一段传奇神话。当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李嘉诚又把目光投向了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互联网行业。经长实、和黄董事会的酝酿,不久,李嘉诚向外界宣布:“长和旗下的TOM.COM将于2000年3月1日在香港上市。”消息传出去以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人们议论纷纷,不知道“超人”接下来还会创造出什么历史奇迹。

TOM.COM集团是华语地区最大的一家媒体广告公司,它的业务范围涉及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出版发行、网络传媒等多个领域,资产多达300亿美元。TOM.COM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是由李嘉诚集团与其他小型技术投资商共同创办经营的。TOM.COM的最大股东是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与长实,二者共占有公司37%的股权。另外,李嘉诚的固定合作商周凯旋小姐占有24.6%,其他公众投资者占38.5%,还有39亿股正在香港发行。

据长和系有关人士透露,上市后的TOM将在传媒界打造一艘华人世界里的巨型航母。集团将为整个华语地区提供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媒体窗口。其中主要业务包括:科学技术、学术文化、体育娱乐、旅游时装、虚拟游戏等多个板块。






Copyright © 2012 136小说网
第10章:斗智不斗力是最新章节,小说《如何让生意来找你》版权为原作者西武所有,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如何让生意来找你,支持正版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