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小说网>>都市 > 王牌间谍全文阅读 > 第18章 中国黑室 (1)

配色:

字号:

第18章 中国黑室 (1)

学员们正在各教室上课,魏校长背着手巡视了一圈,忽然想起一件事,匆忙返回校长室。德莱恩匆匆推门而入,神色严峻,劈面就说:“校长先生,这几天我截收到一个奇怪的无线电报,每天3次,很有规律,早上6点一次,中午12点一次,晚上6点一次。连续几天都是在30千周的频率上出现,我估计很可能是个日本特务电台,而且电台功率很强,声音清晰,一定在重庆周边,这些密电很可能和‘大空袭’有关。”

校长很内行地说:“哦,顾问先生,正要向您通报呢,这部电台早就被我们锁定了,刀斧手也是知道的。军技室把它命名为‘特一号线’,因为它的流量最大。另外还有10条线,都是地下秘密电台,我们已经排了序,从特1号至特11号线,都是根据发报人的手法一一擒拿归案的,估计这些电台的上线应该在南京或者上海附近,因为信号强度一般。下线肯定在重庆或附近。这样吧,您现在就跟我去军技室,去看看您的办公室。”

“我的办公室?是按照我的要求布置的吗?”

“是的,我对您的命令从来都不打任何折扣。”魏校长笑着回答。

“去中国黑室?那好,我们走吧。”

中国黑室,地点在罗家湾19号,与局统局军技室在一个大院里,只不过不是同一栋楼。这是一幢青砖二层小楼,在那些红砖五层楼房的包围之中显得很不起眼。但正是在这个完全按照美国黑室建立起来的绝密机构中,聚集了战时中国最核心的机密,最精干的人力,最精良的设备,是专门分析、研究和破译日军通讯密码的超级秘密机构。比起黑室来,什么情报局、保密局、通信局就像公开单位一样,因为外人对这个机构一无所知,所以才把它形象地称为黑室。

中国黑室中的各科室完全是按照美国黑室建立的。它本身是一个处级单位,下设四科一室,分别是破译科、分析科、计算科、资料科和报库(室)。中心当然是破译科,其他都是围着它转的。报库堆积有数万日军电报,近一个月的电报流量及进程表。主要黑室人员有分析员、演算员和破译师,还有研究员、台长、报务员、译电主管、机要秘书等辅助人员。

分析员是破译师的二传手,演算员则是破译师的检验员,破译师根据分析员的报告,综合分析,作出判断。破译密码犹如是在一座森林里找一片特定的树叶,这片“树叶”藏在某一棵树上。如果是一棵小树,树叶不多,破译师可以一片片翻来看,去求证,去破译,可如果是棵大树,而且往往是很多棵大树,其难度就大很多,破译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一一翻看,逐个求证。演算员就是帮他干这活儿的。要在一片森林里众多的树木中确定哪一棵树显然才是最关键的,只要“这棵树”找对了,就不愁找不到那片树叶。演算员的配备标准是一个破译师配两名演算员。

魏达铭领着德莱恩坐车来到军技室大院,向门岗出示了红皮特别通行证后,二人进入了黑室的小楼。一进小楼就能听到“滴滴答答”的一片电码声。

挂着上校军衔的李台长迎了出来,毕恭毕敬地领着二人上了二楼,推开了一间办公室的门,德莱恩知道这就是自己今后的办公室了。

这间办公室足有七八十平方米大,最大特征是四面墙挂满了各种板报、图表,门口是一块小黑板,提示日程备忘用的,墙上正中有一块大黑板,上面写满了各种数据、公式;左面墙上挂有一幅大型作战平面地图,右面则是一幅地形图。黑板边上,还有一幅电报流量进程表格,有“特01号—11号线”等标注,反映的是武汉、上海、南京的日军最近一个月的电报流量情况。

魏校长十分客气地问:“顾问先生,您看还需要什么?”

德莱恩面无表情,哼了一声,“除了这些东西以外,还必须要有每日战况汇报,这样我才可以熟悉与战斗有关的山脉、河流和城镇的名字,知道中、日两军部队的番号、名称及指挥官的名字,在总部指派一个军事参谋为我不断更新战事地图。另外,我还要两个立体地形模型,一个是中国全境的,一个是重庆全境的。”

校长答道:“请您放心,我一定及时转告刀斧手,并尽早安排。”

德莱恩转头对李台长说:“台长先生,我正在全力以赴,争取尽快把‘特一号线’的密码破译出来。可我现在最缺的是报底,量太少,无法破译,请转告刀斧手,让他把全国各电报局接收到的有关日本方面的电码,明码也行,全部汇总交给我。另外还有,重庆方面从美国购买的新式军用通讯器材、收发报机、侦听仪器必须抓紧办理,不能再拖了。我们要早一点抓住这个日本间谍。”

李台长频频点头道:“遵命,我会立即转达。”

这时,德莱恩打开了桌上一台德国电台的扬声器,立刻传来一阵“滴滴答答”的电报声,他知道隔壁监听室正在截听这些电码。德莱恩辨听了一下电波声道:“这个电波声的特征和我截收到的‘特一号线’完全不同,相同的只是同一机型发出的,是日产SC-3型发报机的声音特质。

“这种发报机的特点是体积小、功率大、便于携带,是目前日本外遣特务普遍使用的机型。这说明什么,说明日本特务不止一个,而且就在重庆,我怀疑这是给敌人空军通风报信的那条线,可以把它定为‘特二号线’,而且从电码特征来听,这是敌人空军的电报形式。可以这样判断,这是敌人空军放出来的眼线,潜伏在重庆,是飞机和炸弹的眼睛,没有他们提供的数据,敌机就不知往哪里飞,炸弹也不知往哪里落。这些特务不除,以后轰炸只会愈演愈烈。”

李台长和魏校长交换了一下眼神,露出惊讶和钦佩的目光。

德莱恩教学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当他发现这个班里有几个学员成绩特别突出的时候,他心里暗自高兴,但表面上却越加严厉。这4个学员就是杨锦帆、林闻涛、郑艳芳和白若璃。

每当下课时,他都要留下4人给他们开小灶,出一些看似天书一样的难题,并且规定,不做完这些译题,就不许离开教室,晚饭也就没有指望了。这是一种惩罚吗?怎么学习成绩优异者反遭惩罚呢?有点不合常理。其实,这正是德莱恩的过人之处,就是在施加压力的同时,启发和激发他们潜在的智慧。对于学员们来说,当你解开了第一个密码难题时,就等于经受住了一场暴风雨般的洗礼,就等于迈上了一个超高的智力台阶,但另一道更难、更古怪刁钻的题目会接踵而至,直至把你推向深渊或推上巅峰。

德莱恩本不指望从这个班里发现什么天才苗子的,因为他的哲学是,密码学是个天才的学科。而天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中龙凤,毕竟凤毛麟角,但现在这4个学员却让他改变看法了。他们都天资优异,综合素质高,军事素养好,只要施以高强度、高压力、高密度的挑战和训练,也能造就成杰出的人才和合格的破译师。

为此,他每天出的破译题目一个比一个难,都是一次大战中和战后他的美国团队破译出来的各国难度极高的密电码。但这些密电码并没有难住这4个人,这不得不让他刮目相看,暗暗吃惊。这4个年轻人各有特点。

杨锦帆智商奇高,天赋异禀,基础雄厚,这跟他受过德国情报学校的专业培训有关,稍加点拨,必成大器。

林闻涛是个鬼灵精,脑瓜极灵,思维跳跃,想象力丰富,做一个合格的破译师也是指日可待。

郑艳芳和白若璃对古今中外的密码知识格外稔熟,阅历极广,在密码学的海洋里可以自由翱翔、纵横捭阖,再加上精通日语,对那些初级日军密码(如LA码等)也是手到擒来,说破就破。

这4个优秀的学员让他看到了希望,可以向刀斧手交差了。如果他们将来都成才的话,他也算没白来中国一趟。

这一天傍晚,杨锦帆和林闻涛约好了,来到豁庐德莱恩的住处。二人来到大门前,两个便衣守在门口,一人伸手拦住他们,问道:“你找谁?”

杨锦帆道:“我找德莱恩先生。”另一便衣认出了他们,“噢,你们是军校的学员吧,我见过你,你姓……”“我姓杨,叫杨锦帆,是军校一班班长。他叫林闻涛。”

那个便衣拿起门卫电话:“顾问先生吗?有两个学生要来见你,对对,一个叫杨锦帆,另一个叫……哦哦,好好,明白。”便衣放下电话,打开铁门,做了个请进的手势。

杨锦帆和林闻涛向守卫礼貌地点点头,跟着一个守卫走进大门。他们跟着守卫上了二楼,守卫在房门口轻轻敲了三下,里面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请进来吧。”

杨锦帆和林闻涛推开房门,但里面没有人,只见满屋高档家私。突然,随着“嗨”的一声,一扇靠墙的立柜门打开了,德莱恩先生笑容可掬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二人急忙上前,要与德莱恩握手,但发现不对,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个橡皮假人,二人一愣,身后传来一阵“呵呵呵”的笑声,真人德莱恩从另一面墙的柜门里走了出来,“欢迎欢迎,我的朋友。”

二人赶紧上前,握着顾问的手,“老师,你把我们搞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德莱恩按了墙上一个电钮,那个假橡皮人自动缩进柜门,门自动关上了。德莱恩笑了笑,旁边另一扇门开了:“你们跟我来。”二人跟着德莱恩走进另一扇门里,这又是一间卧室,比前一间更大,也更豪华,门在他们身后自动关上了。“你们以为我是魔术师吧?No,一个人要想在间谍之都生存下来,不提前和女朋友说拜拜,就不得不留一手。你们看到了那个橡皮假人了吧,晚上,他就会睡到前面那间卧室的床上,我能活到今天,多亏了它替我去吃子弹啊。”

三人正聊着,突然,“呜呜呜呜……”远处传来凄厉的警报声,一阵紧似一阵。林闻涛趴窗一看,叫道:“不好,两盏红灯,日本轰炸机来了,马上就到头上了,快进防空洞吧?”






Copyright © 2012 136小说网
第18章 中国黑室 (1)是最新章节,小说《王牌间谍》版权为原作者王海所有,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王牌间谍,支持正版小说。